大家好,我是琦依爱体育,欢迎大家观看我的文章,喜欢的可以点赞关注,不胜感激,好人一生平安!
中国女篮在深圳大运中心又搞了波大的 ——91 比 69 暴打韩国队,小组赛两连胜直接把对手打回 "泡菜缸" 里冷静!赛后宫鲁鸣指导说:"双塔阵容也就发挥了七成功力,进攻端还可以,但是还有很多没发挥出来。" 和是话里有话啊,:合着咱们女篮还藏着 "终极大招" 呢?
一、双塔一上场,韩国队内线直接 "缴械投降"
比赛刚开打,韩国队还想靠 "小快灵" 偷分,结果张子宇和韩旭往篮下一站,直接把三秒区变成 "禁飞区"。2 米 27 的张子宇接球就玩 "内线魔术",一个转身勾手让 1 米 85 的韩国中锋李仁英连球都摸不到;2 米 01 的韩旭更绝,直接拉到外线投中距离,把对手内线晃得像喝多了的醉汉。最狠的是第三节,双塔同时在场 12 分钟,韩国队内线得分挂零,篮板被抢成 "幼儿园小朋友抢糖果",气得韩国队主教练在场边直拍战术板,心里在想,"早知道带个梯子来防高个了!"
数据更扎心:双塔合砍 36 分 16 篮板,比韩国全队内线得分多了整整 28 分。张子宇一个人就造了 5 次犯规,把对手中锋熬成 "六犯毕业套餐";韩旭的 18 分 12 篮板更是稳如老狗,:"这哪是双塔?分明是两座会移动的泰山,把韩国队内线压得喘不过气!"
二、宫鲁鸣玩 "套路":说好的 "试水",结果把对手试成 "筛子"
赛后新闻发布会上,宫鲁鸣的 "凡尔赛" 发言成了焦点:"双塔在进攻端确实有优势,但防守还没完全发力,。" 如果被韩国队听到 ——估计心里会象, 合着咱们被暴打还只是 "初级难度"?
细细分析,宫鲁鸣这波操作堪称 "老狐狸":首节让张子宇替补登场试探对手,发现韩国队内线根本扛不住后,次节直接派上双塔开启 "拆房模式";外线杨力维、王思雨故意放缓节奏,把比赛拖进阵地战,就是要拿身高差 "欺负人"。最绝的是末节,当韩国队疯狂追分时,女篮突然换上全替补阵容,表面看是 "给主力休息",实则是在演练 "双塔不在时的应急方案",这波 "温水煮青蛙" 的战术,把对手心态彻底打崩。
三、双塔这么猛,为啥还说 "没完全展现实力"?
张子宇的三分还没开炮:热身赛中她曾命中过弧顶三分,这场却只在篮下得分,明显是 "藏拙";
韩旭的策应还没拉满:她上半场有 4 次精准长传,但下半场刻意减少了外线组织,像是在保留体力;
全场失误才 12 次:以女篮的快攻能力,完全可以把对手失误刷到 25+,明显是在控制节奏 "遛对手"。
这个很有可能是:"宫指导这是在打 ' 心理战 '—— 先让对手见识 70% 的实力,剩下 30% 留着决赛打澳大利亚,到时候直接把她们打懵圈!"
五、双塔若遇澳大利亚 "女版约基奇",能扛住吗?
虽然赢了韩国队,但真正的考验还在后面 —— 澳大利亚队的马格贝戈身高 2 米 03,体重比韩旭重 15 公斤,典型的 "力量型中锋"。不过我们一点不慌:"咱有张子宇这个 2 米 27 的 ' 移动塔吊 ',就算马格贝戈再壮,在绝对身高差面前也得认怂。再说了,宫指导还有战术没亮呢,说不定会让张子宇拉到三分线外投篮,把对手中锋遛成 ' 哈士奇 '!"
最让人期待的还是宫鲁鸣的 "终极底牌"—— 如果决赛真的祭出 "双塔 + 五小" 的梦幻阵容,让张子宇打中锋、韩旭打大前锋,外线配上杨舒予、王思雨的极速突破,那画面简直美如画。
从 51 分大胜印尼到 22 分碾压韩国,中国女篮用两场胜利告诉亚洲:别跟我们比身高,也别跟我们比战术,真要认真起来,连自己都怕!而宫鲁鸣的 "留一手" 策略,更是展现了冠军教头的老辣 —— 不把所有底牌亮出来,就是对对手最大的尊重。
接下来的半决赛,无论是碰日本还是中国台北,女篮姑娘们只需记住一句话:把双塔优势发挥到 80%,胜利自然手到擒来。至于剩下的 20%?留给决赛打澳大利亚时当 "惊喜礼包" 吧!
#炽夏争锋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