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通创新药指数迎来重大调整!5家CXO公司被剔除

128     2025-08-17 22:54:04

【制药网 医药股市】在资本市场的动态版图中,指数调整往往蕴含着深刻的行业逻辑与趋势指向。8月11日,港股通创新药指数迎来重大调整,其修订方案正式生效,明确剔除医药外包企业,这一举措使得该指数成为头批“纯度”达100%的创新药指数。此次调整涉及5家CXO公司的剔除,分别是药明康德、药明生物、药明合联、金斯瑞生物科技、晶泰控股,这些被剔除公司的原权重合计约20%,在资本市场和医药行业内引发广泛关注。

药明康德堪称全球走在前头的“一体化、端到端”的新药研发服务平台。2000年,李革等四人在无锡创立药明康德,初期艰难摸索,面对原研药研发“双十定律”的巨大制约,李革创新性地引入CRO模式,即通过合同形式为制药企业提供专业化的药物研发外包服务。这一转型使药明康德成功摆脱困境,迅速发展,先后在美股、A股及港股上市。在发展历程中,药明康德不断拓展业务版图,涵盖药物发现、开发、生产等全产业链服务。其业务模式的优势在于能够为药企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大大地提高研发效率、降低成本。但近年来,药明康德面临诸多挑战,如股价波动,从2021年的高位持续回落。2023年,公司营收虽创新高,达403.41亿元,同比增长2.51%,归母净利润96.07亿元,同比增长9.0%,但营收增速大幅放缓,净利润增速也创多年来的相对低位,加之美国《生命安全法案》风波影响,股价持续下挫,进入2024年跌幅超35% 。此次被剔除出港股通创新药指数,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市场对其业务模式与创新药核心属性关联度的重新审视。

药明生物同样在行业内占据重要地位,其是一家专注于生物药研发和生产的合同研究、开发和生产组织(CRDMO)。2024年财报显示,药明生物实现营业收入186.75亿元,同比增长9.6%,毛利76.51亿元,同比增长12.1%。公司通过成功执行“跟随并赢得分子”战略,不断扩大服务范围、发展技术平台,如在抗体偶联药物(ADC)和双特异性抗体等前沿领域积极布局。2024年新增151个综合项目,综合项目总数达817个,其中超半数来自美国客户,临床Ⅲ期和非新冠商业化生产项目数分别达66个和21个。此外,公司在全球多地布局生产基地,推进“全球双厂”战略,像爱尔兰基地已开始商业化生产,新加坡、美国等地的基地也在不断扩建完善。不过,尽管业绩稳步增长,随着港股通创新药指数对成分股属性的进一步聚焦,药明生物因其业务本质为医药外包服务,也未能继续留在指数成分股行列。

药明合联聚焦于生物偶联药领域,尤其是在ADC药物的研发生产外包方面表现突出。2024年,公司业绩呈现爆发式增长,全年营业收入40.52亿元,同比增长90.8%;毛利润达12.40亿元,增速高达121.6%;归母净利润同比大增277%至10.70亿元。公司能够将抗体DNA序列至新药临床试验申请(IND)的开发时间大幅缩短,凭借自主研发的WuXiDAR4偶联技术等技术,提升了ADC药物的性能。在产能布局上,无锡基地不断扩大产能,新生产线陆续投入运营,新加坡的一体化生产基地也在稳步推进,预计2025年末、2026年初投入使用。在市场方面,其客户数量从2022年的265家增长至2024年的499家,“全球制药企业20强”中有13家与其建立合作,北美地区收入贡献占比持续提升。但此次指数调整中,因其核心业务属于CXO范畴,也被从港股通创新药指数中剔除。

金斯瑞生物科技是一家在生物科技领域多元化发展的企业。在细胞治疗方面,旗下传奇生物的CAR - T产品西达基奥仑赛取得明显成绩,在多发性骨髓瘤治疗领域展现出良好疗效,已在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获批上市,为公司带来可观收入与品牌影响力。同时,金斯瑞在生物药CDMO业务方面也有布局,为客户提供从基因合成到生物药开发和生产的一系列服务。然而,从港股通创新药指数对“创新药”纯粹性的定义来看,金斯瑞生物科技的业务中包含了CXO性质的外包服务部分,这或许是其被指数剔除的原因。

晶泰控股在药物研发领域以其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应用而闻名。公司利用AI技术进行药物晶型预测、药物设计等,帮助药企加速研发进程、降低研发成本。例如,在药物晶型预测方面,通过精确的算法能够快速找到药物的best晶型,提高药物的稳定性、溶解性和生物利用度。其技术优势吸引了众多药企的合作,业务范围逐渐拓展至全球。但由于其本质上是为药企提供研发辅助的外包服务,并非直接从事创新药的研发生产,在此次港股通创新药指数调整中也未能幸免被剔除。

此次港股通创新药指数剔除这5家CXO公司,体现了指数编制对“创新药”概念更纯粹的界定,旨在更精准地反映创新药企业的市场表现与发展趋势。对于被剔除的CXO公司而言,虽短期内在该指数相关投资配置方面会受到影响,但长期来看,它们可凭借自身在医药外包领域积累的深厚技术实力、客户资源与规模优势,继续在CXO赛道深耕。而对于港股通创新药指数本身,经过此次调整,成分股将更聚焦于真正从事创新药研发、生产与销售的企业,有助于投资者更清晰地洞察创新药行业的核心投资价值与发展脉络,也促使创新药企业更加专注于创新研发,推动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免责声明:在任何情况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

文章来源:制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