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9 月后,全国半数家庭或陷 “四大难题”,是哪些?

90     2025-08-22 17:59:55

2025 年,经济复苏的劲头那叫一个猛,上半年 GDP 同比增长 5.3%,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也相当看好,把 2025 年中国经济增长率预期值提高到了 4.8%,比 4 月的预期上调了 0.8 个百分点,这信心那是杠杠的。

不过呢,就像再好的美玉也有点瑕疵,经济增速一路向好的同时,消费跟以前高峰期比起来,还是差了些火候。而且房价同比和销售同比还在持续往下降。再加上国内外各种不确定因素越来越多,让人不禁担心,2025 年 9 月以后,咱普通老百姓可能要面临 4 个难题,生活说不定会受到不小的冲击。

1. 资产缩水风险加大

住建部曾经说过,中国家庭资产里,足足有 60% 都集中在房产上,剩下的才是存款和一些资本投资。

先说说房子。2022 年房地产市场进入下行周期,从高点跌下来,北上广深的房价跌幅达到 30%,已经回到了 2016 年的价格区间,有些地方跌幅甚至超过 40%。比如说,以前 300 万的房子,现在市值只剩下 160 多万,这么大的贬值幅度,谁能不忧心呢?

之前,黄奇帆判断 2025 年中国房地产会止跌回稳,成为未来发展新阶段的起点。而且 2025 年以后,房地产不会像过去四年那样对中国经济起到负拉动作用。可咱们还得考虑现实情况,人口结构在变化,城镇化率增速也放缓了,大家对工作和收入的稳定性预期也下降了。所以预计 2025 年下半年,部分地区房价可能会趋于稳定,但绝大多数地区在供给过剩的大环境下,还是逃脱不了资产缩水的命运。

再看看存款。进入 2025 年,各大银行延续了上一年存款利率下降的趋势,国有大行五年期定期利率降到了 1.55%,活期存款利率更是低得可怜,只有 0.05%,几乎跟没有差不多。考虑到银行面临息差收窄的压力,再加上 9 月份美联储降息周期开启,预计下半年银行还会继续下调存款利率。这就意味着,想靠利息跑赢通胀,基本上是不太可能了。所以啊,2025 年不管是买房还是存款,资产都可能不断缩水。

2. 投资理财亏损风险大增

这两年,除了买房可能亏,存款利息也大不如前,投资亏损的风险更是越来越高。

从业绩数据来看,5000 多家 A 股公司,2024 年亏损的就有 1349 家,占比高达 25.22%,创下了 A 股历史上公司亏损数量占比的新高。个人投资的情况也糟糕透顶,亏损程度远超预期。2024 年股民人均亏了 14 万,基金跌幅起码 20% 起步,2025 年一季度,A 股散户人均又亏损了 12.3 万元。基民和股民都亏得很惨!就连风险等级在 R2 及以下相对稳健的银行理财产品,现在也出现了亏损。这表明,在存款利率越来越低的同时,高收益投资品种的风险却在逐步上升。

有个股民就分享了自己多年的亏钱经历,他 2016 年入市,这十年陆陆续续投入了 102 万,结果亏损比例高达 99.83%,投入的本金几乎亏得差不多了。

你可能觉得专业投资者就很厉害吧?2024 年三大指数全线上涨,沪指涨了 12.67%,深证成指涨 9.7%,创业板指数涨 13.23%,按说买指数基金基本都能赚。可现实是,指数涨了,基金公司照样在亏!《理财周刊》消息,2024 年基金亏损前 20 名里,某基金公司年亏损高达 36.39%,有些基金自成立以来,亏损比例都超过 60% 了。

再看看公募私募的投资情况,简直就是一场比惨大会。《北京商报》消息,2024 年有超过 300 只公募基金黯然离场,清盘数量达到近五年的高峰。虽然 2024 年公募基金一改前两年连续亏损的颓势,1.2 万多只基金里近 83% 实现了正收益,但要是拉长周期看,绝大多数还是处于亏损状态。有网友就说,自己投资的基金,三年亏损 60% 以上的就有好几个。

所以啊,别以为专业投资者就稳赚不赔,他们稳赚的也就是投资者的管理费,投资照样亏得厉害。指望他们帮你赚钱,还不如把钱存银行,虽然利息低点,但起码能保住本金。

3. 就业形势越发严峻

这两年,高校毕业生人数不断创新高,可受国内外环境影响,国内企业经营压力越来越大,就业市场也受到了不小的冲击。关税问题一直没解决,出口压力山大,一些企业为了降本增效,只能选择降薪裁员或者缩减人力成本。企业之间都是相互关联的,一环扣一环,这就进一步加剧了对就业形势的影响。

下半年,社保新规开始实施,为了压缩成本,不用承担社保负担,很多连锁餐饮店已经抢先行动,开始招聘退休老人。还有些企业在员工聘用上,从全职转为零工…… 这些变化都可能影响打工人的就业。所以啊,这个时候大家可别盲目辞职,最好提前做好应对准备。

4. 人口生育率持续走低

以前专家预测,2023 年结婚人数会比上一年增加 142.22 万人,再加上传统龙年大家生育意愿会上升,预计 2024 年出生人口能突破 1000 万。结果没想到,专家又被现实打脸了,2024 年新生人口只有 954 万人,只比 2023 年多了 52 万人。新增结婚人数和新生儿数量不成正比,这很明显说明大家的生育意愿还是不高。

更让人担忧的是,2024 年 1 - 3 季度,全国结婚登记只有 474.7 万对,同比下降了 16.57%。照这趋势,明年新生儿数量恐怕会更少。婚都不结了,你觉得还会有多少人愿意生孩子呢?

老百姓该如何未雨绸缪

不盲目投资:只在自己熟悉、擅长的领域投资,这样才能把风险控制在自己能承受的范围内。要是不擅长投资,还不如把钱存进银行,起码能保证本金安全,等待更好的机会。买房要理性:买房前一定要明确自己的需求和资金实力,量力而行。要是还想着靠买房赚钱,劝你还是别想了,现在市场不确定性太大,亏损的可能性更高。提升个人能力:光靠政策和大环境可不行,这都不是长久之计。只有自己本事过硬,才能在就业市场保持长期的竞争优势。主业副业兼顾:要是觉得自己所在行业没什么前景,就别在一棵树上吊死,不然路只会越走越窄。要学会开源节流,增加储蓄,发展副业增加收入,这样才能更有底气应对各种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