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奥尔良号变“烤翅”,美军最致命短板暴露,难怪中国能一招擒拿

115     2025-08-29 02:54:41

继“好人理查德”号变成“熟人理查德”号之后,美国海军又给大家贡献了一个名词:“新奥尔良号”变成了“新奥尔良烤翅号”。

起因是美国第7舰队在20号凌晨四点发了个声明,说日本冲绳附近的“新奥尔良号”两栖攻击舰着火了,大火整整烧了12个小时,最后被扑灭。

然而到了早上,日本NHK电视台却报道说,日本自卫队也去帮忙灭火,而且到了早上八点,舰上还在冒火。意思就是,人家日本人觉得,这火怎么都得烧了十五个小时。

到底是12小时,还是15小时?这事儿一下就有了争议。但不管是哪个数字,都说明了一点,美军在损害管制上的能力,真的是低得惊人。

大家应该还记得,2020年的“好人理查德”号。当时那条两栖攻击舰在圣迭戈港口大火四天,整整烧废了。结果评估下来,修复至少要五年,成本超过25亿美元。最后美国人一咬牙一跺脚,直接放弃,报废处理。

但那次还有个借口:舰艇停靠在港口,人员大多休假,火灾刚开始没控制住。可这次“新奥尔良号”更离谱,它可是在航行中烧起来的。在舰艇满员、各岗位有人值守的情况下,火还是失控了。只能说,美国海军的损管水平,真的不忍直视。

几乎是同一时间,美国海军还报道了一架F/A-18E“超级大黄蜂”战机在弗吉尼亚海岸附近坠毁。虽然对于军事大国来说,军机坠毁不算新鲜事,但这是美军在过去10个月里,第六架损失的F-18系列战机!数量一多,就不是偶然了。

五年时间,烧掉两艘主力两栖舰。十个月时间,摔掉6架主力舰载机,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根源就在于美国几十年来的“去工业化”。军舰着火无法控制,战机接连坠毁,背后都是美国造船业、航空业和整个军工产业链的问题。

以前美国有全球最强的工业体系,能撑起冷战时期庞大的军工生产。可现在,不光造船厂数量锐减,连熟练工人也越来越少。舰艇损管需要大量训练和经验,工厂维护需要全套供应链,这些环节一旦缺失,最终反映出来的,就是今天这种频频出事故的局面。

其实,美国的问题不光在军舰和飞机上。更深层的,是材料和产业链的依赖。还记得前段时间,中美打关税战的时候,稀土就是个焦点。很多人以为这只是因为中国稀土储量多,美国储量少,其实没那么简单。

关键在于,中国不仅有稀土,还掌握了完整的稀土加工和上下游产业链。而美国就算有矿,也没法自己完整搞定。结果就是,他们很多先进武器的零件,最终还要依赖全球供应链,甚至依赖中国。

这就是为什么,中国有底气用稀土反制美国。美国的困境就在这儿,他们不是找不到稀土,而是没有一个健康的工业闭环。

所以这次“新奥尔良号”起火,其实就是美国整体衰落的缩影。12小时还是15小时,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舰艇在满员情况下都没法第一时间扑灭,这背后是能力的下滑,是体系的坍塌,更是一个国家工业实力下滑的集体表现。

美国海军表面上舰艇数量庞大,战机看似先进,但如果工业基础继续崩坏,再多的装备也难以维持战斗力。反过来看,中国不仅能造舰,还能修舰,不仅能挖稀土,还能建产业链。这种差距,才是真正决定未来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