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都知道,革命年代那可是英雄辈出,可要说谁跟邓小平邓政委关系不一般,那陈锡联肯定得算一个。这两人之间的故事,那真是三天三夜都讲不完。
就说1938年初吧,邓小平刚接替张浩当上一二九师政委。当时开了个会,刘伯承师长给大家介绍邓小平。邓小平站起来就说了句:“你们都很年轻,身体很好。”就这么简单一句话,嘿,你猜怎么着?掌声立马就响起来了。然后邓小平又说了几句,话不多,可句句在理,给陈锡联他们留下了特别深的印象。
陈锡联呢,那也是个狠角色。他投身革命后,红四方面军的发展他可是全程参与。在战场上,那叫一个勇猛,大家都叫他“一门小钢炮”,连徐向前副师长都特别看重他。邓小平一了解到陈锡联,就对他上了心。
1937年8月,陈锡联当上了八路军一二九师769团团长。10月中旬,他带着部队深入敌后50多公里,奇袭了阳明堡机场。这一仗可太漂亮了,焚毁敌机24架,歼灭日军百余人。日军在晋北战场的空中优势一下子就没了,咱中国军队的压力也小了,军民的抗战热情那是空前高涨。邓小平代表党组织找陈锡联谈话,见面就夸他:“你陈锡联能打仗,是个将才!”
到了1938年3月,刘邓搞了个“攻点打援”的策略,在神头岭打了个大捷。可陈锡联他们769团有点不满意,为啥呢?因为他们负责袭击黎城,结果涉县出援的日军太狡猾,他们战果不大,没捞着多少好处,就抱怨说“光啃骨头,没有吃上肉”。邓小平知道后,就说:“陈锡联这门‘钢炮'不会闲着,总有他开火的时候,下次让他吃肉,但啃骨头的劲不能丢!”
没过多久,日军又有动作了。他们一边攻夺晋东南城镇要地,一边占了临汾。邯郸到长治、长治到临汾的公路就成了他们的重要交通线。刘伯承、邓小平、徐向前一商量,决定在响堂铺伏击日军运输部队,这任务就交给了陈锡联和769团。战前邓小平还去给陈锡联他们打气,说:“上次神头岭战斗,你们说‘光啃骨头,没有吃上肉'。这次可是块大肥肉,但肯定连着硬骨头;没有啃骨头的劲头,这肉很难吃下去哟!”陈锡联当场就表态,保证完成任务。结果呢,这一仗八路军歼敌400余人,毁了180辆汽车,陈锡联他们769团就干掉了100辆,还缴获了不少武器。邓小平高兴地说:“陈锡联有吃肥肉的胃口,更有啃骨头的劲头!”
陈锡联对邓小平那是打心眼里敬重,这敬重可不只是因为战场上的事,还因为邓小平对他的严格要求。邓小平有两次没跟他拉手,那可都让陈锡联印象深刻。
第一次是1946年6月,国民党军向解放军大举进攻,晋冀鲁豫解放军在刘邓的带领下,连战连捷。可这时候,部队里就有点骄傲情绪了,个别部队斗志也松懈了。邓小平一看这情况,得,开个会整顿整顿。当时陈锡联他们接到开会通知,正好是中秋节。陈锡联还想着,打完仗挺辛苦,开会还赶上中秋,说不定能去司令部吃月饼呢。结果到那一看,气氛严肃得很,邓小平连手都没跟他握。陈锡联就知道,这会不简单。邓小平说,今天开个“不握手会议”,让大家别光想着胜仗,多想想自己的不足。这会从上午开到下午,敌人都逼近了,邓小平还不散会。陈锡联赶紧跟杨勇说,咱俩不做自我批评,这会估计散不了。最后他俩做了检讨,邓小平才宣布散会。
第二次是1949年12月,解放军接管重庆,邓小平让陈锡联兼任重庆市第一书记、市长。陈锡联一开始还拒绝,说自己不懂地方工作。邓小平说:“打仗是为人民,当市长也是为人民,不会可以学嘛!”陈锡联就接了这活。后来大家都忙着找好房子住,邓小平知道后又开了个会,还是没跟陈锡联拉手,还批评大家来西南是为人民办事的,不是来享受的。大家听了都挺惭愧,回去就把房子的问题解决了。
后来啊,陈锡联的职位也是一直在变。1973年12月,他和李德生对调,当了北京军区司令员,那时候邓小平第二次复出。陈锡联经常向邓小平汇报工作,邓小平也挺满意。可到了1976年,邓小平的情况不太好,陈锡联作为中央政治局委员,也没办法帮衬老首长,心里那叫一个难受。
“四人帮”粉碎后,陈锡联和李先念去看邓小平。邓小平一见到陈锡联,主动就拉了他的手,这可把陈锡联高兴坏了,他觉得邓小平没怪他。1978年,邓小平还主动约见陈锡联,陈锡联跟邓小平检讨说自己没站出来为他说话,邓小平说那时候谁也没办法。
再后来,邓小平和陈锡联一直互相关怀。邓小平还说陈锡联没有野心,这可帮了陈锡联大忙。1997年邓小平逝世,陈锡联伤痛不已。1998年陈锡联去香港看回归,还说邓小平没实现到香港看看的愿望,挺让人感慨的。1999年,陈锡联也因病去世了。
你说这两人之间的感情,是不是挺让人感动的?他们之间的故事,那真是体现了老一辈革命家之间的情谊和担当。你对他们两人之间的哪段故事最感兴趣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