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沙停火协议,以军完成撤军仍控加沙 53%,哈马斯 72 小时内须释放所有人质

88     2025-10-25 06:24:22

10月10日中午,以色列坦克部队用几个小时撤出加沙城,退到一条名为“黄线”的边界后。表面上,这是两年血战后的历史性停火;,以色列仍牢牢控制加沙53%的领土,而哈马斯必须在未来72小时内交出全部人质。双方都说自己“赢了”,但仔细看条款,这分明是一场各自憋着下一轮攻势的临时休战!

撤军真相:53%控制区背后的军事密码

以色列所谓的“撤军”,根本不是打道回府,而是重新部署。根据协议,以军从原来控制加沙85%的面积收缩至53%,但依然掌控着核心走廊、拉法口岸南部等战略要地。宁夏大学学者牛新春直接点破:以色列不放弃过半控制区,一是为随时反扑留后手,二是想切割哈马斯与平民,三可能是为永久性占领铺路。

协议规定以军完全撤出必须满足一个前提,哈马斯先彻底解除武装!这意味着,只要哈马斯手里还有枪,以色列就能合法留在加沙一半以上的土地上。这种“你先放下武器,我再考虑走人”的逻辑,简直是把哈马斯往绝路上逼。

人质博弈:20条命换1900名囚犯的生死计算

哈马斯手里最初有48名人质,两年过去,只剩20人活着。协议要求哈马斯在72小时内交出所有活口,尽可能找回死者遗体;以色列将释放1950名巴勒斯坦囚犯,包括250名无期徒刑者和1700名普通囚犯。但以色列留了后手:绝不释放参与2023年10月7日袭击的武装分子,也不交出哈马斯心心念念的“王牌囚犯”巴尔古提(被视为阿巴斯接班人)。

人质是最后的筹码。

战争打到2025年8月,68%的地道被毁,弹药见底,加沙86%人口流离失所,饥荒逼近。此时用20条命换1900人,既是止损,也是为重整旗鼓争取时间。但以色列媒体嘲讽道:“哈马斯连死者遗体都凑不齐,谈何履约?”

特朗普高调宣布将亲赴中东,先在以色列议会演讲,再到埃及主持“全球加沙问题大会”。他宣称协议是“历史性一步”,但美国媒体揭露:白宫会议中,国务卿鲁比奥紧急递纸条,催他抢先发帖抢功。

这场秀不仅为特朗普镀金,更暗含阿拉伯国家与西方联手施压哈马斯的布局,参会的阿拉伯大国和印尼等穆斯林国家,一致要求哈马斯放弃武装、交出加沙治权。

哈马斯副政治局主席放话:“不会放弃巴勒斯坦人的自由!”协议中,哈马斯对“加沙非军事化”“解除武装”等条款只字未提,显然打算借灰色地带蓄力。内塔尼亚胡则一边感谢特朗普,一边强调“以军仍控制所有关键区域”,双方互信薄如纸。

人道危机与地缘暗流:停火背后的脆弱平衡

停火协议附加的人道条款规定:每天600辆援助卡车进入加沙,拉法口岸72小时内开放。但对240万加沙人而言,两年间超过6.4万人死亡、1.85万名儿童遇害的创伤,绝非物资能弥补。更讽刺的是,美以被曝正与苏丹、索马里磋商“强制迁移加沙人口”,试图将巴勒斯坦人永久逐出家园。

哈马斯签下60天停火,用10名人质换以色列释放150人,看似退让,实为求生。但以色列极右翼已放话反对协议,内塔尼亚胡政府如履薄冰。一名前线士兵坦言:“坦克撤出几小时,重回战场也只需几小时,我们随时待命。”

#秋季图文激励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