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碗回锅肉的油烟味大到邻居以为着火了,冲过来敲门。她隔着门喊没事,那一刻,才觉得自己重新活了过来。
这已经是她拿到工资的第三天,到账第一件事,就是冲去超市买了最好的五花肉。肥肉在锅里滋滋作响,爆出的猪油裹着每一片青椒,香得呛人。在这之前,她的厨房里,盐都是数着粒放的。
故事得从那盘青椒炒蛋说起。失业的第八天,也是冰箱里最后半袋青椒的死期。她把青椒切成细得不能再细的丝,打了两个蛋,没舍得多放油,就用筷子尖蘸了一滴,在锅里抹匀。这盘黄绿相间的菜,她发上网,配文是续命药,结果点赞冲到三十万。
不是什么人生导师,也不是美食博主,就是深圳一个普通的失业小姑娘。她把这八天的饭菜,拍成了一份菜单,红薯粥,酸辣藕丝,看不到一点肉星子。评论区里,大家好像在比惨,有人说靠超市试吃撑过一个礼拜,有人把年会抽奖的坚果礼盒拆开,一份当一顿早餐。一个哥们更狠,两斤面粉一包酵母,蒸了二十个馒头,一天一个配白开水,吃到第十天馒头发了白毛,把皮撕了继续啃。
这不是编故事,是银行卡余额只剩一块八时的真实挣扎。智联招聘五月份的数据,深圳的求人倍率是21:1,意味着21个人抢一个岗位,全国第一。年轻人嘴上说着躺平,夜里刷招聘软件能刷到凌晨三点,手指头在屏幕上划拉得生疼。她她也是,白天装作没事,朋友圈发张蓝天白云,定位在图书馆,其实就是去蹭空调,能省一点家里的电费。
刚失业那三天,感觉挺爽,敢点二十多块的奶茶,能沿着江边散步到天亮。第四天,银行的余额提醒短信比闹钟还准时,三位数的存款,和还没着落的房租,一下把人砸醒了。简历投出去就像往大海里扔漂流瓶,连个回音都没有。那天她蹲在厨房哭了,哭完,就炒了那盘让她火了的青椒炒蛋。
在深圳,一个人要活下去,一天最低得三十五块。房租水电交通费摊下来,留给吃饭的钱,也就十五块。十五块,能买一斤九块的鸡胸肉,一把傍晚打折的两块钱青菜,再加两斤六块的米,刚好够吃三天。她发明了一种倒计时法,把所有食材拍照,标上预计吃完的天数,吃掉一样划掉一样,像在玩一场不能输的通关游戏。
第八天,当她把最后半个南瓜切成能透光的薄片,准备下锅时,面试通知来了。工资比上一份低两千,她想都没想,秒回随时到岗。下锅前,她把那几片南瓜在盘子里摆成了一朵花,拍了最后一张照片,写道:留点颜色给明天。
现在,那八张饭菜的照片被她打印出来,贴在了工位上。饿了就看一眼,再点二十五块的商务套餐,都觉得自己是在炫富。她已经存下了自己的第一个一万块,方法很简单粗暴,工资一到账,立刻买五百块的馒头包子塞满冰箱冷冻室,她说这是为了防止再失业。公司里只要一有裁员的风声,她就立马停掉奶茶,午饭也换成自己带的番茄炒蛋。
有人问她,如果再来一次,你怎么办。
她笑了,说会囤五包盐。盐最便宜,一块钱一袋,能撑最久。说完她自己又笑了,然后补了一句:别失业,真的,你的胃会记住每一顿饭的空白。
所以,你呢?饿得最狠的时候,吃的是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