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广东与菲律宾人口经济对比:马科斯统治余波与广东制造业崛起

69     2025-11-22 03:41:33

2024年广东与菲律宾人口经济对比:马科斯统治余波与广东制造业崛起

2024年,广东和菲律宾两地的人口数都已突破一亿。广东省统计局刚公布的数字,人口逼近1.28亿,菲律宾国家统计局那头,人口也有1.16亿出头。光看人数,差距不算大。但要是走过深圳福田区的早高峰,再翻翻菲律宾马尼拉的街头市集,感受到的繁忙和气氛,已经不是一个量级。广东GDP在2024年直接甩出14.16万亿人民币,约合2万亿美元,菲律宾呢,只有3.3万亿人民币左右,折算成美元也就4616亿。广东相当于四个菲律宾还多。进入2025年,这个差距还在扩大,广东前三季度GDP已达10.5万亿,增长4.1%。数据翻得快,可背后的故事,几十年一环扣一环。

时间往回翻到1960年,菲律宾那时候在亚洲可是风头很劲。人均GDP425美元,仅次于日本。有人回忆,马尼拉的工厂那会儿机器轰隆隆,糖和椰子装船外销,外资公司喜欢来这儿扎营。广东呢,还是个农业大省,人均GDP仅有72美元,工厂少,田野里到处是忙活的农人。工业品主要靠手工打造,农民种田,日常生活里最多的还是自家种的米和菜。那些年,两地的差距还挺明显,菲律宾是老二,广东还是落后省。

但拐点来得很快。1965年,菲律宾迎来新总统马科斯。他一开始搞了点基建,修路、建桥,工人汗流浃背赶工期。1972年,他宣布全国戒严,独裁统治起来了。家族腐败传得满城风雨,外包项目抽成高达10%,国家的钱被一箱箱地转到海外。调查报告后来披露,马科斯家族在纽约有豪宅,瑞士存款上亿,还囤了上百公斤珠宝,总价值超百亿美元,把菲律宾三年财政收入都装进口袋。有老工人说,那会儿厂子里气氛紧张,外资撤走,机器停转,大家都在琢磨怎么养家。制造业占比掉到17.7%,零件有三分之一得靠进口。菲律宾人出国打工挣钱,寄回来的汇款成了家里唯一的希望,经济靠外包和海外劳工维持。

广东这边,1978年是分水岭。改革开放大潮涌来,深圳、珠海设立特区。那阵子,村里人常说“地头变金头”,外资企业一拨拨地进驻。1980年深圳第一家外资厂——凯达玩具厂开工,农民转身进厂,上班穿上蓝色工服。厂里师傅回忆,第一年就赚了好几百万,大家都说新路子能吃饭。1992年后,广东经济一路猛冲,1993年GDP增速高达23%。制造业扎实起来,计算机通信设备、汽车制造业都在涨,工厂里机器声昼夜不息。

到了2024年,广东GDP全国第一,产业结构彻底变样。先进制造业占比55.5%,高技术制造业33.8%。工业机器人产量涨幅33.7%,无人机、3D打印设备分别涨44.8%、40.3%。投资研发增长12.7%,互联网服务激增81.2%。有学者在地方志里写过,这种变化不是一蹴而就,广东制造业升级是政策连续多年堆出来的。街头小店老板打趣,“咱们卖的手机,八成是广东货。”

菲律宾2024年GDP合人民币3.3万亿,人均3925美元,与亚洲平均水平有不小距离。经济结构偏服务业,依赖海外汇款和外包服务,制造业薄弱,进口商品多。一家马尼拉超市的经理说,货架上的手机、无人机、电子产品,广东货最多,便宜又好用。贸易赤字一直在扩大,对中国赤字43.5亿美元,中国是最大进口国。广东则出口能力强,产业链全,新能源汽车和电子产品卖到全球。广东货在菲律宾的商场里随处可见。

历史往深处追,菲律宾的经济拐点始于马科斯时代。戒严、逮捕反对派、掌控媒体和司法,家族垄断糖业和椰子业,腐败蔓延,外资撤离。1986年大选舞弊,民众起义,马科斯一家逃到夏威夷。1989年他去世,资产追查,法院2001年判决补税。小马科斯2022年再度当选总统,但经济复兴还遥遥无期。广东则在改革开放后复制特区模式,从玩具制造到高科技产业,创新生态逐步完善,区域创新能力连续九年全国第一。

菲律宾想靠东盟-中国自贸区升级找新机会,外交部长说协议要“更现代更全面”。央行预计2025年GDP增长低端5.5%-6.5%,2026年也就是6%-7%。财政部推税收改革,整治逃税。可现实里,政治寡头干扰多,底层粮价高,贫困家庭不少。有研究者在地方志补充,菲律宾部分城市饥饿率居高不下,社区老人常感叹“粮食贵,家里难”。广东则继续深耕科技,瞄准新质生产力,2025年GDP预计破15万亿。两地联系紧密,贸易数据直接影响居民生活。

菲律宾习惯依赖外资和海外汇款,没能构建属于自己的产业根基,政治不稳让问题更难解决。广东则抓住机遇,自力更生,制造业升级,创新驱动。人口多是资源,但怎么用才是关键。菲律宾从亚洲第二掉到现在,错过了几次窗口期。广东从农业省变成经济引擎,每一步都走得稳。机会人人有,抓不住只能感慨。

有老广东人回忆,80年代村里头夏天热得慌,大家在树荫下聊起“外资厂开工”的消息,谁家儿子能进厂,谁家就有新电风扇。马尼拉的街头小摊贩则更关心明天米价涨不涨,谁家能收到国外亲戚寄的钱,这一天就能过得松快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