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45岁的林建芳,是机电车间的一名工人。她十年前与丈夫离婚,最后分得了女儿的抚养权。在这十年来,她连续在车间里都获得了优秀先进个人的称号。她总告诉自己,为了女儿的生活,自己必须努力干活。因此,她总是没日没夜地加班,为了方便时常连隔离服都懒得穿。在少数的休息时间里,她都会去车间外的空地上抽上一根烟来提神。长此以往,她最近察觉到身体出现了异样...

2021年7月4日清晨,林建芳和以往一样,在车间外的空地上抽烟。她吸完一根之后,又点燃了一根,工友一个个从从她身边路过,她也抬手向他们打招呼。在林建芳开口时,她忽然感觉到胸口里一阵前所未有的异样,气管快速地紧缩起来,她不由自主地咳嗽起来,咳到腰都弯下去,手里的烟灰都抖落在地。她抬起头来,有几个工友走上前来劝她注意身体,“车间里职业病已经不是一个两个了。”她摇摇头,没有放在心上。
2021年8月7日下午,林建芳结束了早班后回到宿舍想要睡个午觉,她躺在床上时刚熄灭一根烟后,又开始咳嗽了起来,但是这次比以往的咳嗽都要长久。她感觉快要把肺都咳出来了,捂着嘴不停地咳嗽,咳到最后,喉咙里一片腥甜味道。她张开捂嘴的手时看见,手心里居然赫然出现一片血渍。她有些慌了神,犹豫再三,还是和车间的上司打了电话,打算明天请假去医院查查。
当天晚上,林建芳在吃过饭以后,在回到宿舍的路上,爬楼的过程中感觉到格外的吃力,直到第六层的时候,浑身已经大汗淋漓,嘴全力张开吸气都感觉吸不满,胸口更是在每次呼吸的结束都会感觉到一股沉闷的疼痛,像是肺每次张开和缩小都会被挤压着。她回到宿舍的时候,又一次咳嗽起来,这一次她看见自己捂着嘴的手指指缝里都渗出血来。她急忙摊开手一看,整个手掌都是鲜红的血。恐惧瞬间袭上心头,她立刻打通了女儿的电话,随后来到了附近的医院。

医生听完林建芳的叙述过后,立刻开具了以下这些检查:胸部x射线检查,胸部CT扫描。结果显示肺组织在周边形成数个结节,经过病理学检查诊断为:切面可见有病灶,大小0.3*0.3*0.4cm,切面稍实,海绵状,边界尚清,距离胸膜0.2cm。结合冰冻切片考虑AIS,结果提示为肺腺癌二期。医生还开具了头部MRI和颈部B超来查看有无癌细胞转移现象。最后医生拿着检查报告单到林建芳面前,“你现在是肺腺癌二期,也就是癌细胞已经转移到附近的淋巴结。经过综合考虑,我们建议安排肺叶切除加肺门纵膈淋巴结清扫术。”
林建芳听见癌症二字如临大敌,一时失了神,女儿不解,“为什么我母亲会得癌症呢?”医生缓缓地解释道:“你母亲首先拥有很多不良生活习惯,其中危害最大的两个就是车间不规律工作和长期吸烟。据我所知,机电车间有类似于石棉和重金属等致癌物质,人体在长期接触这些物质的前提下,患癌的概率将会大大提升。而吸烟又是肺癌的最大诱发因素。所以你母亲患病并非无凭无故。目前趁癌细胞还未扩散到颈部和脑部的淋巴结之前,手术治疗是有利于预后的。”
林建芳和女儿听后,也接受了这个事实。在短暂讨论后,林建芳也选择手术治疗。最后幸运的是,手术很成功。在手术过后的复查中,结果显示癌细胞已经得到控制,配合药物和休养生息。医生再次嘱咐林建芳,在家一定要休养生息,摒弃一切不良的生活习惯,戒烟戒酒。林建芳也意识到自己如果重病难医,无疑也是给女儿增添烦恼。她最后走出了医院,决心回归到健康的生活中去。

回到家以后,林建芳辞去了机电车间的工作。她选择去附近一家超市做售货员,工资虽然少了些,但生活相较于之前轻松了许多。她开始早睡早起,每天还给上班回家的女儿做饭,而且自从生病以后彻底戒掉了烟。她感觉自己日渐容光焕发,双眼也有了神采,就连上楼都比以前有劲,也不会出现喘不过气的情况了。女儿和她的相处时间也变多了,总是会拉着她晚上吃过饭后去广场附近散散步。
转眼间,三年如一日地过去。时间来到2024年7月23日下午,林建芳从超市下班后,准备给还未归家的女儿做饭。忽然,有一个洋葱从手中滚落在地。她弯下腰去,想要捡起那个洋葱,骤然间脊柱里冲上一股力量顶住颅脑,像是有人猛敲了一下林建芳的后脑,她一时间失去平衡往前扑倒。幸运的是她用手及时撑住地面。站起身来后,她仍然感觉到脑袋一阵昏沉,周围的一切像是被蒙上一层雾气,她只是轻声叹道自己年纪大了。
2024年7月29日清晨,林建芳从床上醒来后,脑袋像是涨大了一圈,整个脑袋都昏昏沉沉,伴随着强烈的胀痛。她感觉到一股莫名地躁动,想要喝一杯水平静下来,随后刚从床边站起来,就感觉到整个房间都在摇晃着,她不得不紧紧扶住墙壁,但胃里骤然间翻腾起来,她踉跄几步,还没走出房门,不自主地呕吐了起来,液状物和透明液体从嘴里喷射而出,她不由得跪倒在地,拿出全身的力气呼唤女儿的名字...

女儿从客厅里跑到卧室门口的时候,林建芳已经失去意识躺在门口,嘴角流着胃液。她急忙呼唤林建芳的名字,林建芳从昏睡中悠悠转醒,但是神情异常,嘴里不停地吐出一些混乱的字句,过了一阵后又说:“好重的烧焦味,厨房是不是烧焦了什么,快去看看...”女儿回想起厨房今天还没有使用过,她意识到林建芳现在的情况危急,已经出现了严重的意识混乱,立刻拨通了急救电话。
医务人员将林建芳转移到医院后,林建芳已经开始了抽搐,以及重度的昏迷。哪怕医生立刻进行了抢救措施,但最终林建芳以颅内占位性改变而去世。在接受这个令人悲痛的事实后,医生还进行了颅内MRI平扫,显示颅内已经出现4个转移灶,左侧枕叶见一T1等长T2异常信号,FLAIR呈高信号,肿块内明显不均匀强化,中间呈坏死性改变,边界不清。而这些转移灶的来源,经过PET-CT显示为肺腺癌脑转移。
在医生将这个结果告诉林建芳的女儿的时候,林建芳的女儿坐在抢救室门口一时间失去了力气,骤然间倒了下去。她被搀扶起来后,坐在椅子上红了眼眶,声音哽咽着,“母亲向来对我都很好啊,十三年来,从来没有让我感觉到家庭破碎,而是竭尽全力来满足我的要求。但哪怕到了今天,我却还没有让母亲享上一天的福...”林建芳的女儿眼泪的堤坝彻底崩溃,掩面痛哭,整个医院走廊的人都沉默着,为这个母亲默哀。

“可是我还是想不明白,我的母亲她自从上次癌症的手术治疗后,你们口口声声说癌细胞已经得到控制,她也没有出现别的转移。自从回家以后,她一直都早睡早起,戒烟戒酒,按时按量地吃药,规律饮食。可现在又告诉我,我母亲最后是因为癌细胞脑转移而走的,这让我怎么接受?”林建芳的女儿冷静下来后,质问面前的医生。
医生沉思一阵,“是的,我刚才看了林建芳的病史,三年前的肺腺癌手术做得很成功,癌细胞也控制住了。但是短短三年过去,在林建芳颅内已经出现这么多转移灶。这当中一定是有某种原因。”于是,医生转而询问起了林建芳的生活细节,他事无巨细地把每一处都问了一遍,最后发现了林建芳癌症转移的真正原因。
医生沉吟片刻后摇了摇头,“这真是飞来横祸啊!肺腺癌作为癌症,在手术治疗后本应该得到控制,但是你们还是疏忽于一个重要的细节。这是因为癌症并非全靠药物和手术来控制,生活中的细节也是重要的一环。我已经见过太多本已经控制住癌细胞的癌症患者,最后疏漏于这个环节,最后癌细胞转移而遭遇不测...”

肺腺癌作为临床上常见的癌症,其中肺腺癌脑转移更是极为严重的病情,然而肺腺癌脑转移相较于其他转移更为常见的原因就在于肺腺癌的特殊。肺腺癌与其他癌症不同的地方是,其他癌症转移的途径通常都需要经过肺部,再由肺部到达大脑。也就是说其余的癌症都需要通过肺部才能够发生转移。但是肺腺癌作为肺部癌症,在转移过程中不需要经过肺毛细血管这一道阻碍的关卡,而是直接可以进入大脑。这相较于其他癌症就少了一道关卡,转移的过程就更为直接和迅速,肺癌中脱落的癌症细胞就可以直接进入大脑。
而肺腺癌在转移过程中通常是在术后的两年内,尤其是肺腺癌分期越晚的病人,后续出现异常就更需要注意。CT检查的结果中如果没明显变化就无需担心,但是在出现胸膜局限性的增厚时就需要引起警惕,尤其是不确定的情况下,需要做PET-CT来进一步确定是否转移。在脑转移后,患者通常会出现头晕,头痛等症状,在病情加重后,就会出现颅内的进一步反应,转移灶会占位性改变,导致患者出现持续的意识障碍和语言障碍,以及可能会出现幻听和幻嗅。这样的情况下就需要立即就医。
而你们错误的地方就在于,忽略了患者的心理健康。在癌症患者的后续护理中除了疾病知识以外,我们还需要重视起来癌症患者的心理健康以及对于癌症患者的心理护理。因为在癌症患者长期处于重大压力,患病后持续的不安,以及对生活的种种不确定性,癌症是否会转移的忧虑,都会无形中增加患者压力源的交感神经的兴奋。人体中交感神经兴奋后,人的身体就会分泌糖皮质激素来提高体内的皮质醇,以让身体处于减少摄入,减少免疫,提升心率和全身体的血量供应的状态。长期处于这种状态下的人,会增加感染的风险,疾病的发生,以及血流速度长期加快也会导致本身沉积的细胞活动速度加快,也会为癌症细胞提供可趁之机。
在医疗体系中,现在推崇的正是身体-心理-社会为一体的治疗手段,除了解决身体上的疾病,对于心理上的后续治疗也是不可缺少的一环,我们在面对患有重大疾病的患者时,更加需要注意患者的心理状态,才能够使得治疗效果更进一步。
因此,为了避免疾病的发生和转移,身心健康并行护理才是我们保持健康的唯一方法。
1.汤雨,黄金昶.疏调肺络、内外同治法综合治疗肺结节经验[J].中医杂志,2025,66(04)
2.李纳,孙楠.基于文献分析肺结节的核心病机[J].光明中医,2025,40(02):226-229.
3.郭琳.莫让肺结节成“心结”[J].家庭医学(下半月),2025,(01):14-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