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运会女子单打竞争激烈!李隼谈夺冠秘诀,陈梦:进前8已算成功

191     2025-11-22 15:43:50

刚拿了奥运冠军的陈梦,回头面对全国比赛,怎么就说出“能进前八就不错了”这种话?这到底是谦虚到家了,还是这比赛真有那么邪门?

这事儿还真不是她瞎说。你看看乒坛那些大神们的经历,就明白这全国冠军的分量有多重了。就说王楠吧,那可是拿了24个世界冠军、奥运会世乒赛世界杯全拿遍的“大满贯”,猛不猛?可就是在全运会这个场子上,她一辈子就拿过一次女单金牌。

2005年和2009年,两次都杀到决赛了,结果一次输给张怡宁,一次输给刘诗雯,两次都差那么一口气。连王楠这种级别的传奇,都在这儿栽跟头,你就说这金牌有多难拿。

更邪乎的还得是“大魔王”张怡宁。2009年那会儿,她简直就是无敌的存在,奥运冠军、世锦赛冠军拿到手软。结果呢?在山东全运会上,半决赛碰上了自己北京队的队友郭焱,直接给干趴下了。你说这叫什么事?

天天一块训练,你撅个屁股我都知道你要拉什么屎,战术?不存在的。打到最后,就是看谁今天状态好,谁手硬,谁更能扛。张怡宁的这次失利,算是把全运会“内斗”的残酷性给演绝了。

所以,国乒总教练李隼才敢对着镜头说那句大实话:“全运会比奥运会还难打。”这话听着有点反直觉,但你细品品,全是道理。

说白了,就是各国最顶尖的两个高手出来单挑。可全运会呢?没这限制!全国上下,能打的全来了。

这就好比,奥运会是武林大会,各大门派掌门人出来比划比划;全运会是华山论剑,整个中原武林的高手,从掌门到护法再到关门弟子,乌泱泱全挤在一座山上,抬头不见低头见。

你可能第二轮就碰上省队里专门研究你打法好几年的“克星”,八强战就得跟世界排名前五的队友死磕。

这种比赛,打的已经不是技术了,是心跳。大家都是一个锅里吃饭的兄弟姐妹,从小一起摸爬滚打,谁还不知道谁啊?你的正手什么习惯,反手哪个角度是弱点,甚至你紧张了会摸鼻子还是会舔嘴唇,对手都门儿清。

国际比赛,咱们打老外还能玩点战术信息差,到了全运会,全是在玻璃房里打球,每个人都是透明的,只能硬碰硬。

这事儿,陈梦自己最有体会。2021年,她刚在东京拿了奥运冠军,风头正劲。结果一回国打全运会,半决赛就碰上了王曼昱。那场球打得天昏地暗,俩人拼了七局,最后王曼昱笑到了最后。

你想想,刚登上世界之巅,回头就被自己人拉下马,这滋味能好受?所以今年她才那么低调,那不是装的,是真被打怕了。

而且,女队这边还有个传了好几代的“玄学规律”。从张怡宁、李晓霞到丁宁,只要是拿了奥运女单冠军,第二年全运会金牌也准能揣兜里。

这规律就像个魔咒,也像个光环,现在轮到陈梦了。她是延续这个神话,还是成为第一个破例的人?这压力,想想都让人窒息。

为了这次全运会,陈梦也是拼了老命。巴黎奥运会之后,她有差不多9个月没正经比赛。直到今年9月份,才重新开始地狱式训练。

每天在训练馆待超过5个小时,生活就是训练馆、理疗室、食堂三点一线。对于一个老将来说,身体恢复速度跟小年轻没法比,她的训练包里,冰袋和肌贴都成了标配。这种日子,枯燥得能把人逼疯,但她没得选。

嘴上说着“进八强就行”,身体却诚实得很。前段时间跟泰国队打友谊赛,她三下五除二就把对手给横扫了,那反手衔接、正手压迫感,一点没减当年。打完比赛,还拉着教练复盘了一个多小时。这种劲头,哪像是只想进八强的样子?

今年的局势,比以往更凶险。孙颖莎,世界第一,状态火热,但她也有自己的“心魔”,就是还从没拿过全运会单打金牌。

王曼昱,卫冕冠军,打法是出了名的凶悍,是现在女队里唯一一个实现全运会单项全满贯的,她憋着劲要证明自己不是昙花一现。陈梦呢,抽了个4号种子,这意味着她很可能在半决赛就提前撞上这两位中的一个,这赛程,简直是死亡之路。

除了这三巨头,后面还有一帮“狼”盯着呢。陈幸同、王艺迪这些人,在国际上可能名气没那么响,但在国内赛场,谁也不怵谁。她们跟主力之间的胜负记录乱成一锅粥,今天你赢我,明天我赢你,谁赢谁输全看临场那两分球。

还有一层压力,是国际比赛没有的。全运会是以省为单位,乒乓球金牌是每个代表团的“兵家必争之地”,这关系到地方体育局的脸面和下一周期的资源。

球员身上背负的,不只是个人荣誉,还有整个家乡父老的期望。这种压力,是具体的,沉甸甸的,压得人喘不过气。

李隼教练最近被问到怎么看陈梦的低调发言时,笑了笑,没直接回答。他讲了另一个事:有次队内训练结束,所有人都走了,灯都关了一半,他还看见陈梦一个人在球台那儿,默默地加练发球。空荡荡的体育馆里,只有她和那颗旋转的乒乓球。

有些话不用说出口,行动就是最好的答案。

#热点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