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他老了?可广东队那几个大个子,差点让他把篮筐给拆了。就在全运会的赛场上,那个快被自家联赛主教练忘掉的陶汉林,猛地砍下22分和12个篮板,把对面拥有刘传兴和沈梓捷的豪华内线搅得天翻地覆。这哪像一个34岁、据说连战术都跑不明白的老将?
这事儿怪就怪在这里。同一个陶汉林,换了个环境,怎么就跟变了个人似的。上个赛季在山东队,邱彪指导手下,他场均就那么17分钟多点的上场时间,是他这十多年来最低的,各项数据也跟着跳水。那时候,连队里的后卫高诗岩都公开说,陶汉林搞不懂战术,跑不出来。一时间,好像所有人都觉得,这员为山东效力了16个赛季的功勋老将,真是不行了,该退了。
谁能想到,到了全运会,换了鞠维松当教练,一切都反过来了。鞠维松这老江湖,好像手里有份陶汉林的说明书。他没让陶汉林满场飞奔去干他不擅长的防守,而是把球实实在在地交到他手里,让他去篮下解决问题。结果呢?14次出手进了10个,甚至还玩起了金鸡独立这种技术活。这就很明白了,不是陶汉林不行了,是有人不会用。
其实这挺让人感慨的。陶汉林这个人,一根筋,16年就守着山东这一支队。当年也不是没动过心思,听说都跑到北京去面试了,最后还是留了下来。这样一位几乎把整个职业生涯都献给球队的人,到了生涯末期,却被按在板凳上,说他连战术都跑不明白,心里能是啥滋味?他不是那种花里胡哨的球员,就是实打实地在内线肉搏,把自己的活干好。
邱彪指导或许有自己的战术考量,他可能更喜欢能投篮、能快速轮转的内线,这符合现代篮球的潮流。但问题是,你手里的菜就是这样,你不能指望一头勤勤恳恳的老黄牛去跑出兔子的速度。用人之道,在于扬长避短。鞠维松看透了这一点,所以他成功了。他把陶汉林的长处,也就是篮下那一下的终结能力,发挥到了极致。陶汉林也用表现回报了这份信任。
这场比赛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很多东西。它照出了一个老将不灭的战意,也照出了教练之间用人思路的巨大差异。陶汉林的突然爆发,对邱彪来说,不知道是提醒还是难堪。一个几乎被你放弃的球员,在别人手里立刻就成了大杀器,这足以说明很多问题了。
全运会的比赛终究会打完,陶汉林也终究要回到山东队。希望到时候,邱彪指导能重新看看这份说明书。陶汉林的邮箱里还有油,而且还有不少。别等到他真的跑不动了,才想起来他曾经是这支球队的顶梁柱。毕竟,能为一个地方坚守16年的球员,不多了,该珍惜的还是要珍惜。你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