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维克:公司造血能力增强,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45.89亿元

93     2025-08-13 20:43:10

一、公司简介

深圳市英维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002837.SZ)成立于2005年,是国内领先的精密温控设备与解决方案供应商,聚焦于数字化基础设施的热管理领域。核心业务布局:

1、数据中心温控:液冷/CDU/空调(占营收62%)

2、新能源温控:储能集装箱温控(占营收25%)

3、算力设备温控:GPU液冷板、服务器机柜(占营收13%)

市场地位:

▲ 国内数据中心液冷份额35%(2024年)

▲储能温控全球份额18%(2024年)

二、行业赛道趋势

温控行业核心趋势:

1、算力驱动液冷爆发:AI服务器单机功耗突破10kW,液冷渗透率从2023年15%升至2024年28%(GGII数据)

2、储能安全标准升级:新国标强制要求储能系统温控冗余设计(2024年新增需求+40%)

3、绿色节能政策加码:数据中心PUE限值降至1.25(2025年),液冷成刚性选择

4、技术融合加速:液冷与热回收技术结合(英维克2024年推出余热供暖方案)

三、市场规模

数据来源:GGII 2025年1月报告

四、主营产品销量/收入数据(2020-2024

注:2024年算力设备温控收入同比+98.6%(受AI服务器爆发驱动)

五、核心竞争力

1、全链条液冷技术:唯一覆盖冷板→管路→CDU→冷却塔全环节(专利287项)

2、头部客户深度绑定

▲ 数据中心:华为、字节跳动(占营收35%)

▲储能:宁德时代、比亚迪(占营收28%)

▲算力:英伟达H100液冷板主力供应商

3、智能制造能力:东莞基地液冷模块自动化率95%(人均产值行业2倍)

4、快速响应机制:定制化方案交付周期15天(行业平均45天)

5、节能技术壁垒:液冷系统PUE低至1.08(行业平均1.25)

六、三大财务报表核心指标(2020-2024)

分析:

1、ROE:从2020年13.75%升至2024年16.88%,净资产收益率逐年增长,公司造血能力增强,盈利能力维持稳定,主营获利能力有较大削弱。

2、营业收入和净利润,2024年营收和净利润均双增长,成长能力有所提升,经营业绩略有增长。

3、毛利率:毛利率持续提升源于高毛利液冷产品占比提高(2024年占62%)。

4、资产负债率:公司偿债能力有所削弱,即时支付现金能力明显下滑。

5、经营现金流:公司运营能力有所削弱,存货的周转速度需要加快;现金流能力明显恶化,可持续经营能力转向恶化。

七、企业经营风险

1、2025年一季度业绩大幅下滑

《1》净利润暴跌

▲2025年Q1归母净利润 4801万元,同比下滑 22.53%;扣非净利润 4180万元,同比下降 23.03%,出现“增收不增利”现象。

▲毛利率降至 26.45%(同比减少3.05个百分点),净利率仅 5.83%(同比降29.38%)。

《2》现金流恶化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 -1.71亿元,同比暴跌 403.49%,主因采购支付现金增加及应收账款激增。

▲应收账款达 22.52亿元,同比增长 53.61%,占利润比例高达 497.39%,回款风险显著。

《3》负债与存货压力

▲资产负债率升至 52.12%(同比+5.02个百分点),有息负债 9.15亿元(同比+43.51%)。

▲ 存货余额 11.35亿元,同比增长 28.34%,存货周转率下降 15.5%,库存积压风险上升

2、费用激增与运营效率下降

《1》销售与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同比增 32.75%(市场推广加大),管理费用增 38.61%(人员薪酬增加),但营收转化效率未同步提升。

《2》ROE与资产周转率: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降至 1.63%(同比-0.83个百分点),总资产周转率仅 0.15次,运营效率下滑。

八、研发投入(2020-2024)

技术突破:2024年推出全球首款200kW级浸没式液冷机柜(PUE=1.05)

九、行业地位与竞争对手对比

定位:国内液冷龙头,在高功率密度场景(AI算力/储能)具绝对优势。

十、2025年发展方向

1、液冷产能倍增:江苏基地投产(年产能10万套,聚焦GPU冷板)

2、全球化突破:设立北美研发中心(目标获取Amazon/AWS订单)

3、技术跨界整合:开发液冷+余热回收系统(已接冬奥数据中心订单)

3、氢能温控布局:研发燃料电池热管理模块(样机测试中)

十一、企业未来估值(2025年预测)

合理区间:45-48元(当前股价38.5元,存在17%~25%上行空间)催化剂:英伟达B100液冷订单落地、国家强制液冷政策出台

十二、总结:优势与挑战

深圳市英维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核心优势:

1、技术卡位精准:液冷全链条方案解决高功率散热痛点

2、客户资源壁垒:绑定头部算力/储能企业

3、政策红利明确:PUE政策推动液冷替代加速

关键风险:

1、竞争加剧:华为/阳光电源自研液冷系统(2024年流失5%份额)

2、原材料波动:铜价上涨导致成本增加(毛利率敏感系数-0.8%)

3、技术路线风险:浸没式液冷标准化进程慢于预期

数据来源于公司年报、GGII、IDC、Wind、同花顺、雪球、行业研报、赛迪顾问、中商产业研究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