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刚放出的《功能型现代流通战略支点城市建设方案》里,宁扬城际东延的消息一下子炸了锅——要花100亿把线路从扬州西站沿文昌路往东拉,一直通到扬州东站和扬州泰州机场,把西、东客运枢纽和空港串起来。可问题是,宁扬城际主线都还没完全建成通车,这东延规划就冒出来,支持的人说能打通交通堵点,质疑的人却犯嘀咕:钱是不是花得太急了?
先说说这条主线的现状,宁扬城际(S5线)全长约57.8公里,一共设16座车站,南京段和扬州段各占8座,设计时速160公里,一头连南京仙林湖,一头接扬州西站。看着规模不小,但最让人头疼的就是过江段——要挖一条4.03公里的隧道,还是双线单洞大盾构下穿长江,光这一段工期就需要56个月,而且至今都没正式开工。
照这进度,有网友估算,主线通车恐怕要等到2029年,甚至2030年。这会儿提东延,难免让人觉得“顾头不顾尾”,万一主线后续出岔子,东延规划不就成了空中楼阁?资源分散了,最后可能两边都落不到好,甚至有人担心扬州段未来会陷入“独立运营”的尴尬。
但话说回来,东延规划也不是没道理。现在扬州城区到扬州泰州机场,还没有直达的轨道交通,要是东延能建成,等于补上了这块空白。到时候从南京坐城际过来,不用转车就能直接到机场,“地铁+航空+高铁”无缝换乘,不管是市民出行还是外地游客来扬州,都能省不少事。而且从城市发展来看,这条线能把东西两头的枢纽串起来,相当于给扬州拉了一条“交通主动脉”,对融入宁镇扬一体化也有帮助。不过大家也注意到,官方文件里给东延项目标了“建设年限待定”,这说明它本来就是个远期规划,不是现在就要动工,多少能缓解点“抢工期”的担忧。
其实两边的想法都能理解。普通市民看的是眼前的实在——主线一天不通,往返南京和扬州还是得靠高铁、大巴,耗时耗力,优先把过江段这些关键工程搞定,让主线快点通车,才是最迫切的需求。可站在城市规划的角度,重大交通项目不能只看眼前。扬州作为南京都市圈的重要成员,要跟周边城市联动发展,交通就得有前瞻性。现在提前做好规划,预留好空间,等未来条件成熟了,就能快速推进,要是等需要的时候再从头规划,反而会耽误发展时机。就像老话说的“未雨绸缪”,规划要向前看,但脚步也得踩实路。
再看看南京都市圈里其他城际的进度,也能明白这种“交通联动”的趋势有多迫切。宁马城际(S2号线)计划2025年底就能通车,宁滁城际(S4号线)南京段预计2027年跟南京北站同步开通。这些项目一步步推进,既给宁扬城际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也让扬州感受到了融入区域交通网络的紧迫感——要是动作慢了,很可能会错过发展机遇。
说到底,这场争议的核心,就是公众对“当下效率”的关切,和城市对“长远发展”的考量之间的平衡。不管东延规划多有前景,宁扬城际主线的全面竣工和高效运营,都是眼下最该抓的重点。过江段什么时候开工、工期能不能保证、主线通车时间能不能明确,这些才是大家最关心的问题。只有把主线的“地基”打牢了,东延的“上层建筑”才有意义。
未来随着主线工程逐步落地,宁镇扬一体化不断深入,说不定哪天东延规划就真的能实现。现在大家吵一吵,其实也是对城市发展的关心。最后想问问大家:你觉得扬州现在提宁扬城际东延,是该先等等把主线做好,还是该提前规划为长远铺路?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