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超首届决赛一场足球之外的较量
很多人都喜欢看足球,不管是中超,还是各地城市联赛,其实都挺有意思,不过最近江苏城市足球联赛,苏超首届冠军争夺,大家讨论非常热烈,所以我觉得,这场比赛的意义,并不仅仅是泰州队拿了冠军,更值得我们关注的,是足球如何撬动一座城市的激情,甚至改变了很多人的生活习惯。
泰州队和南通队踢进决赛,整个过程颇有戏剧性,虽说泰州队只排第6,但他们还是接连通过点球大战,淘汰了强队南京队,然后在决赛又遇到头号热门南通队,大家本以为南通稳赢,结果90分钟,两队都没进球,于是双方不得不靠点球分胜负,其实这种赛制有点考验心理素质,最后泰州队点球斗智斗勇,总比分4-3险胜,拿下历史性的首届苏超冠军,这种爆冷结局,大家也见怪不怪,但是最让人意外的,不只是结果,而是现场来了62329名球迷,这创造了中国业余足球的新纪录,甚至比绝大多数中超比赛都热闹。
这个数据在全国范围里都算罕见,江苏省的苏超是业余比赛,然而决赛上座率却能和顶级职业联赛相提并论,甚至只有2012年江苏舜天对恒大那场65769人高的纪录比它多,这说明什么呢?其实很简单,现在普通人对本地足球的热情,比过去任何时候都高,这不光意味着大家喜欢看比赛,更代表着一种精神归属,和对城市、对激情的重新认同。
很多人会说,这只是一次偶然的热闹,年底决赛嘛大家都想不过从数据苏超半决赛也有61565人到场,已经刷过这个赛事之前的纪录,所以这并不是偶发事件,尤其是和世界范围作个横向对比,其实英国第五级别联赛,比如英格兰的国家联赛,很多场比赛现场最多才两三万人,但江苏的苏超,作为业余联赛,居然能接近6万乃至超过6万人捧场,这是一种非常罕见的社会现象。
球迷的热情,和城市的文化氛围密切相关,以南京为例,南京奥体中心不但承载过国内最顶级的赛事,同时每逢重大比赛,南京市政府和各级部门积极宣传,甚至组织很多社区团体带队观赛,所以球迷和本地社团,形成了很强的互动,这种氛围,极大推动了城市足球的发展,而泰州和南通这次杀入决赛,也让当地民众找到了新的话题点,大家自发组织助威团,不仅线上刷屏,线下更是真人到场,和朋友一起现场喝彩。
与之类似,中国很多城市正在发生类似的变化,比如成都的熊猫联赛,近几年场均上座屡创新高,2023年一场季后赛,甚至有媒体统计现场超过2万人,按理说,这些都是地区业余赛事,可见,只要城市有文化认同,就有推动体育和球迷生态繁荣的土壤,足球不再只是职业队专属,大家也愿意为业余球队呐喊,不会因为水平低就晾在一边。
球迷到现场,不只是为了看谁进球,更多是参与一场城市嘉年华,比如南京球迷比赛当天会在奥体外提前组织烧烤,有的甚至早上就排队领票,比赛结束,大家一起唱歌跳舞,相互晒现场照片,这种生活方式,已经超越了简单的体育爱好,其实就是城市新的社交模式,这也是苏超火爆的根本原因之一。
更有意思的是,江苏苏超本届赛事,不仅票房火爆,社交媒体上讨论也很疯狂,比如抖音话题“苏超联赛决赛”迅速突破200万浏览量,而社交平台小红书上,很多年轻人晒出观赛体验,带动本地消费,甚至有饭店针对比赛夜特制套餐,大家边看球边吃饭,推动了城市夜经济,这些都是足球带来的外溢效应。
与此足球影响已经渗透到日常生活,很多南京公司借着苏超热潮,组织员工团建,利用球赛做主题,让团队有共同话题,增加凝聚力,这股潮流,在职场也能看到,并不是足球强队才有的专属福利,而是整个城市都跟着沸腾起来。
这次泰州队爆冷夺冠,也让很多人想起业余队的逆袭故事,其实英国足球史上,2008年温布尔登流浪者队从英格兰第九级别一路杀到甲级联赛,中间经历无数点球大战,无数平局,球迷自发出钱出力,球队重新崛起,不仅是荣誉,更是城市精神的凝聚,我觉得江苏苏超的火爆恰好体现了这种群众基础。
这场首届苏超决赛,不只是两队比分的分胜负,更是整个江苏球迷的狂欢,也是一座城市文化的复兴,大家都在用脚步、呐喊,和彼此分享属于足球的快乐,这种氛围,也许正是中国足球未来最该珍惜的财富。
讲到这里,其实我一直在想,未来中国不同城市,各类业余赛事能不能形成更强的联动,甚至跨城球迷互动,带动新型城市IP呢?足球不仅是体育,更可以成为一种连接人与城市的新纽带,你怎么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