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国志11》这个充满了魔幻与现实交织的草台班子模拟器里,世界的运行逻辑有时候简单到粗暴——你手下的人才,直接决定了你的死法。
曹老板、刘皇叔、孙十万这种,属于开局就满手王炸的人生赢家,手下名将多到可以组两个足球队踢全场,纯粹是给新手玩家准备的“一键通关”体验包。
而像什么荆南F4、江东小白虎,那叫一个惨。
武将阵容约等于公司年会凑数表演的保安和保洁,玩家不把脑细胞烧干都活不过第二年,堪称硬核玩家的“受苦”专供。
但在强与弱的二元对立之外,还漂浮着一层特别有意思的中间派。
他们是《三国志11》里的“中产阶级”——袁绍、袁术、公孙瓒、孟获。
这四位老板,你说他们强吧,总有点致命的短板;你说他们弱吧,人家开局也有声有色,甚至一度能跟头部玩家掰掰手腕。
他们就像四种风格迥异的创业公司,每家的企业文化和核心竞争力都写在了脸上,玩起来的体验,那叫一个酸爽。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四个“奇葩”势力,看看他们的商业模式到底有多野。
1. 袁术:人头堆砌的PPT公司,除了规模一无所有
袁术这个势力,你点开看的第一眼,可能会有点小惊喜——嘿,人还不少嘛。
乌泱泱一大片,从CFO到前台,编制齐全,看起来像个正经公司。
但你只要点开任何一个员工的简历,血压马上就上来了。
讲白了,袁术集团就是一家靠“人头外包”撑场面的PPT公司。
武将数量看着唬人,能把内政坑都填满,但质量嘛……几乎全员三流水平。
五维数据突出一个“随缘”,大部分都在及格线以下反复横跳。
更要命的是,整个公司上下,连个能打的“技术骨干”都没有。
纪灵、俞涉这些所谓的“核心猛将”,连个基础特技都没有,纯纯的白板武将,上了战场就是高级步兵,突出一个重在参与。
唯一的希望,寄托在CEO袁术本人身上。
他自带一个“妙计”特技,听起来很酷炫,对吧?
但光荣的设计师坏得很,给了他一个不到70的智力。
这就好比你给一个实习生配了一台顶配MacBook Pro,结果他每天用它来玩扫雷和写周报。
这个“妙计”根本触发不了,纯粹是摆设,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这种配置直接导致了袁术玩家的“双重绝望”。
野战?
你面对曹老板和袁绍那些装备了“突刺”“螺旋”特技的精锐,你这边只能“普通攻击”,人家一刀999,你一刀刮痧,打起来就像是拿鸡蛋碰石头。
搞内政?
开发个市场、造个兵器,效率低到你怀疑人生,资源积累速度比乌龟爬还慢。
隔壁邻居都三本科技了,你还在为要不要升级二级基地而发愁。
袁术势力唯一的“优势”,可能就是“人多”。
(插一句,这在很多时候根本不算优势)至少你不用担心没人种地,没人运输。
每一个岗位都有人,虽然干得都不怎么样,但好歹有个人形生物在那儿杵着。
这种“人浮于事”的臃肿感,完美复刻了某些大厂里那些效率低下、全靠堆人头的边缘部门。
玩袁术,就是一场关于“如何管理一群庸才并活下去”的现实主义教学。
2. 袁绍:内斗天团,一手好牌打得稀烂的典范
如果说袁术是“没人才”,那袁绍就是“人才太多了,但他们都想干掉对方”。
作为前期唯一能和曹老板正面硬刚的男人,袁绍的家底是真的厚。
河北大公司的员工列表拉出来,星光熠熠。
武力端,有颜良、文丑这种能直接冲垮对方阵线的“金牌销售”;智力端,有田丰、沮授这种能运筹帷幄的“顶级战略顾问”。
单论个体能力,袁绍手下这帮人,绝对不比同期的曹操差。
但问题恰恰就出在这里。
这帮大佬,互相看不顺眼。
袁绍这家公司的企业文化,突出一个“内耗”。
武将圈,张郃、高览跟谋士郭图是死对头,你要是把他们编一队,那简直是灾难,负面Buff拉满,战斗力直线下降,还没开打士气先掉一半。
谋士圈更离谱,简直就是一部职场宫斗剧。
田丰跟审配、逢纪势同水火,许攸和审配也互相记恨。
你开个战略会议,这帮人不是在讨论怎么打赢敌人,而是在琢磨怎么让对方的提案黄掉。
更别提袁绍那俩宝贝儿子袁尚和袁谭,为了争夺继承权,已经开始暗中拉帮结派了。
这就很考验玩家的管理艺术了。
你作为袁绍,每次出征前,都得像HR一样,拿着员工关系表一个个核对——这俩人是不是有过节?
那俩人是不是情敌?
千万不能把互相厌恶的人放在一个队里。
稍有不慎,你派出去的豪华军团,在路上自己就先打起来了。
说真的,这事儿就离谱。
袁绍势力给玩家的感觉,就是一种深深的无力感。
你明明手握一手同花顺,结果发现这几张牌自己打起来了。
这不就是典型的“大公司病”么?
部门墙林立,山头主义横行,CEO沉迷于画饼和自我感动,对内部的腐烂视而不见。
玩袁绍,你才能深刻理解,为什么管理学那么重要。
我是说,管理学这玩意儿,真的、真的很重要。
它能让一手好牌,不至于烂在手里。
3. 公孙瓒:垂直领域的王者,用骑兵碾压一切
在《英雄集结》这个神仙打架的剧本里,公孙瓒的武将数量和质量,其实是被袁绍吊打的。
但他却总能成为河北最靓的仔,甚至反推袁绍,核心原因就一个——他掌握了“核心科技”。
公孙瓒势力,就是一家在“骑兵”这个垂直领域做到极致的专精特新企业。
他的杀手锏,简单粗暴:以公孙瓒为核心的“公孙家族”,全员自带“白马”特技。
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你开局就能玩“骑射”。
骑兵部队在攻击后还能继续移动,既能无伤风筝对手,又能保证持续输出,战损比极低。
这在游戏前期,简直就是降维打击。
再加上公孙瓒本人S级的骑兵适性,他带队的骑兵团,机动力、攻击力、生存力全部拉满。
在广袤的河北平原上,这支部队就是游走的死神。
他们可以绕过你的主力,直扑你的后方经济区;也可以利用机动性,一点点把你主力部队蚕食干净。
袁绍那些行动迟缓的枪兵和戟兵,在公孙瓒的骑射大队面前,就是移动的靶子。
这也让公孙瓒成了袁绍最头疼的“天敌”。
玩公孙瓒的爽点,就在于这种“一招鲜,吃遍天”的快感。
你不需要复杂的计谋,也不需要繁琐的运营。
你的战略就是“骑兵,更多的骑兵”。
然后像蒙古铁骑一样,在地图上尽情驰骋,享受速度与激情的碾压。
这是一种非常纯粹的快乐,也是对“集中优势兵力,单点突破”这句军事名言最生动的诠释。
4. 孟获:野战无敌,但智商是硬伤的“肌肉势力”
最后说说南蛮王孟获。
在《蛮王征伐》等剧本里,孟获势力非常有特点,可以概括为“四肢发达,头脑简单”。
你看他的武将阵容,简直就是个健身房天团。
孟获自己、祝融夫人,武力值都接近90,手下还有一帮肌肉猛男。
很多人还带着“藤甲”(免疫弓箭)、“乱战”(森林里战斗力UP)、“妖术”这种奇奇怪怪但非常实用的特技。
在南中那片复杂的丛林地带打野战,孟获军团正面硬刚的能力,堪称一流。
说真的,你派谁去跟他硬碰硬,都得掂量掂量。
但是,短板也同样极端——全员智商感人。
孟获本人智力40多,他的手下,大部分武将智力都在50以下徘徊,找个智力过60的都难。
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这支部队在战场上,就是“计略”的完美靶子。
一个“伪报”让他们原地掉头,一个“混乱”让他们自相残杀。
你经常会看到,孟获带着千军万马,气势汹汹地冲过来,结果被对面一个三流谋士放个计,瞬间瘫痪,有力使不出,那种憋屈感,谁玩谁知道。
内政上更是灾难。
全公司上下,没有一个懂管理的。
你让他们去开发城市,效率慢得让你想哭;让他们去生产兵器,半天憋不出一个。
整个势力的发展速度,完全跟不上时代。
这就导致了玩孟获时的一种奇特困境:“防守有余,进攻不足”。
敌人打过来,有主场优势,地形复杂,粮道漫长,你拖都能把对方拖死。
但你要主动打出去,问题就来了。
补给线拉得老长,而且一出南中,平原作战,你的“乱战”特技就废了。
更重要的是,你面对的是一群智力正常的对手,分分钟用计略把你玩弄于股掌之间。
你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战机溜走,然后灰溜溜地退回老家。
这四大势力,就像是游戏设计师精心设置的四道应用题,每道题都考验着玩家不同的能力。
袁术考验你的“资源整合与废物利用”;袁绍考验你的“办公室政治与团队管理”;公孙瓒考验你的“单点破局与优势发挥”;而孟获,则考验你的“扬长避短与反套路思维”。
他们或许不是最强的,但绝对是最有性格的。
每一次破局,都像是在现实中完成了一次不可能的创业挑战,那种成就感,远比用曹操平推天下要来得深刻……你说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