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务博客》在8月3日的报道中提到,印度开始关注韩国的KF-21“猎隼”战斗机,打算把它作为补充战斗机中队空缺的新的方案。
多年以来,印度在战机更新方面一直头疼,米格-21和美洲虎早就显得不堪一击,光辉项目也进展得不太顺利,而传说中的国产AMCA五代机还只是停留在纸面和试验阶段,要正式服役至少还要十年左右。
这就是实情,空军得赶紧充实一线战斗力,可印度自身的工业实力,远远搞不定这些任务。
引进阵风之后,原本觉得问题能稍微好点,但没想到,价格不提了,刚买的几架飞机又被击落几次。
于是印度又开始盘算五代机的事了,在拒绝了美国的F-35以后,俄罗斯拼命推销Su-57,没想到如今又冒出个KF-21,还挺有竞争力的样子。
你瞧,KF-21这个家伙,又出现在大家的视野里了,看来韩国的五代机项目真是蛮有看头的。
你看,印度对KF-21的关注也不是突然冒出来的,早在之前,他们就启动了MRFA项目,也就是“多用途战斗机采购计划”,这个是印度空军为了补充战力缺口,搞的一次大规模招标行动。
最开始他们打算买114架战斗机,预算也超了150亿美元,这可是印度空军历史上最大的一次单一装备采购案。
挑选的飞机型号得是四代半到准五代这样的级别,既能夺取空中优势,又能搞对地打击,关键还得符合“印度制造”的政策,在印度本土组装或者合作生产,才能说合格。
多年来,法国阵风、美国FA-18EF和F-15EX、俄罗斯Su-35甚至Su-57E、欧洲台风战机、瑞典鹰狮E都曾进入讨论范围。
这项目一下子就变成了国际主要战机的比拼战场,毕竟谁不喜欢当那个“冤大头”呢。
不过,印度在谈判中的作风可是人尽皆知:一会儿强调要超高的技术转让和改造条件,一会儿又小气得很,搞得不少项目推得挺慢。
韩国的KF-21虽然起步比别人晚些,但慢慢被放到谈判的考虑范围内,主要是因为它用的和印度光辉一样的F414发动机,后勤维护成本低不少,也更容易满足印度那“既要先进又要实惠”的要求。
要提的是,KF-21现在还算是四代半的战机,隐身性能不算特别强,不过韩国已经公布了未来Block III的升级方案,打算加装内置弹舱和隐身涂料,朝着五代机的标准靠拢。
这让印度觉得它是个有潜力的黑马。
关于Su-57与F-35这两款隐形战机,大家都知道它们各有千秋。
因为五七空战的失利,印度现在的心思变得很明确,想要一举到手,直接换五代机。在现有的选择里,印度基本上就有三条路可走:美国的F-35、俄罗斯的Su-57,还有未来韩国推出的KF-21版本。
从性能考虑,F-35完全能够满足印度的需求,可一旦决定买这款飞机,就等于和美国的战机捆在一起,不光是源代码和武器系统的整合被紧紧把控住,连外交上的自主权也会大大削弱。
至于俄罗斯的Su-57,表面上看会提供源代码、技术转让,还愿意联合作生产,甚至允许印度集成本土雷达和导弹啥的,但现实情况呢,俄乌冲突让俄罗斯军工压力蹭蹭上涨,Su-57的产量很低,隐身能力也常被质疑。毕竟,之前印度加入了这个项目,可后来因为对性能不满而退出。要是大规模买Su-57,不少人猜测,美方很可能会出手制裁一波。
和韩国产的KF-21比起来,虽然短时间内还达不到五代机的等级,但它能在比较低的预算下实现“印度造”,还能和自己国家的发动机系统配合得不错,基本没有像美俄那样的政治负担。
这款KF-21虽然还没跨入五代机的范畴,但在预算允许的范围内,能实现“韩国制造”真挺不容易的,而且还能和本国的发动机系统协作得挺顺手,没有像美俄那样背负重重的政治包袱。
不过说到性能上,KF-21的短板还挺明显的。
要提阵风飞机,虽然法国阵风价格挺贵,但毕竟经过市场的检验,航电设备比较成熟,装备了流星远程空对空导弹后,在超视距战斗方面表现得相当不错。
要说击落阵风的歼-10C,只能说是真的经过大规模实战锻炼验证过了。
相比之下,KF-21还处于测试阶段,主要装备外挂武器,隐身能力也比较有限,还没有实现多种武器系统的整合。
要是卖给印度尼,还得花时间跟韩方谈谈源代码啥的,才能把雷达啥的本土设备接进去。虽然航电系统挺先进,但缺少实战检验。
也就是说,现在这个阶段,KF-21的整体作战能力比不上阵风,甚至连歼-10C都差点儿。
所以呢,要是印度想引进KF-21,也别指望能在和中巴的空中战斗力占到什么明显的上风。
就算KF-21到未来的Block III阶段完成了升级,真正迈入五代机的行列,它还是难以解决印度空军的那点难题。
原因挺简单,印度空军的机队早就多元化的厉害啦,曾经是俄法战机加自己特色的混搭,现又加入韩国KF-21,意味着又得建立一套新的后勤体系。各种机型意味着不同的零件、维护流程、训练方式和战术配合,真的是麻烦不小。
这肯定让印度空军的作战体系变得更复杂、成本也水涨船高,指挥调度和战力融合也更头疼。
(莫迪)
对比一下中国和巴基斯坦这俩国家的空军,基本上都搞出了机型的标准化和体系化:中国靠歼-20和歼-10C的高低配组合,而巴基斯坦则是歼-10C和枭龙的搭配,达到了规模化的部署效果。
这种体系的优势,哪怕印度多买些KF-21,也难以与之相抗衡。
就算将来KF-21晋升为五代机,印度依然挡不住中巴空军的攻势,因为关键问题不在于单架飞机的性能,而是整个空军体系的杂乱无章。
要是真把未来升级寄托在KF-21身上,印度可能会重走阵风和苏-30MKI的老路:投入再多,换来的也不过是一支没有整体体系保障的杂牌军,而非真正具备战斗优势的空中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