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连斯基挑拨阿塞拜疆与俄关系,见缝插针给普京添堵

104     2025-07-10 12:58:27

在高加索连绵的群山与里海的微风之间,一通看似寻常的电话,在高加索的政治棋盘上激起了不小的涟漪。这通来自基辅、打给巴库的电话,连接了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与阿塞拜疆总统阿利耶夫。但要读懂这场对话背后的深意,绝不能只看表面,更要理解阿利耶夫这位关键棋手,他为何在此刻接住泽连斯基递来的橄榄枝,又想从这场交流中得到什么。

近来巴库和莫斯科之间的气氛,早已不再是过去那种心照不宣的“特殊关系”。裂痕,早已悄然出现。导火索之一,是一桩人命案。六月底,两名同时持有俄罗斯和阿塞拜疆护照的公民,在俄境内被俄方执法人员击毙。俄方宣称是正当执法,暴力抗法,但在巴库看来,这绝不仅仅是法律问题。

他们质疑:为何不事先知会?这是对阿塞拜疆国家主权和公民尊严的漠视。本国公民在异乡不明不白死去,足以点燃公众的怒火,阿利耶夫必须强硬表态,这既是政治责任,也是对国内民意的交代。如果说前者是“面子”上的伤,那么另一件则实实在在是“里子”的痛。

在此之前,一架阿塞拜疆的飞机被俄军防空系统误击,造成了不小的损失。对于这起事件,莫斯科方面直到现在也没能给出一个令巴库满意的正式解释和赔偿方案。这笔账,阿利耶夫可是一直记在心里的。面子和里子都挂不住,阿塞拜疆的怒火自然越烧越旺。

于是,我们看到了后续一系列针对俄罗斯的动作:查封俄罗斯卫星通讯社在阿办事处、逮捕其负责人等等。这些都是阿利耶夫精心策划的信号,他不是要彻底翻脸,而是要给普京颜色看,逼他坐下来严肃对待巴库的诉求。

正是在这样紧张的气氛下,泽连斯基的电话不偏不倚地打了进来。他那句“我们支持你对抗到底”,听在阿利耶夫耳中,与其说是来自远方盟友的温暖承诺,不如说是一件正好可以利用的工具。这件工具,妙就妙在能光明正大地拿来敲打莫斯科,增加自己在后续谈判中的分量。

所以,泽连斯基这根伸出的橄榄枝,阿利耶夫没有理由不接,而且要接得漂亮。他深知,这种时候,任何能让俄罗斯感到一丝不适的外部声音,都能为自己争取更多喘息和腾挪的空间。要理解阿利耶夫为何这样行事,必须看看他所处的环境和家族的传承。

阿利耶夫家族能在这个风云变幻的高加索地区稳坐江山几十年,靠的绝不是运气。他的父亲,老阿利耶夫,曾是苏联克格勃的高官、苏共政治局委员,深谙大国权力游戏的规则。伊利哈姆·阿利耶夫继承的不仅是权柄,更是那套在夹缝中求生存的智慧。

阿塞拜疆的生存哲学,核心就是“多向平衡”,或者说,是高难度系数的“走钢丝”。它不像格鲁吉亚那样旗帜鲜明地倒向西方寻求北约保护,也不像亚美尼亚那样在安全上几乎完全依附俄罗斯。巴库玩的,是一套复杂得多、也危险得多的平衡术。

向北看,是庞大的俄罗斯。这头“北极熊”是阿塞拜疆永远无法摆脱的地缘宿命。高加索历来被沙皇俄国和苏联视为“南腹部”的战略要冲,任何试图在这里挑战俄罗斯核心利益的外部尝试,都会遭到无情打击,2008年的俄格战争殷鉴不远。

阿利耶夫深知,可以和俄罗斯闹脾气、讨价还价,甚至玩点小动作,但绝不能把关系彻底搞僵,更不能走向公开对抗。这是地缘政治刻下的红线,是阿塞拜疆的生存底线。向西是土耳其,这是巴库最亲密的盟友。阿塞拜疆和土耳其同属突厥语民族,文化相通,“一个民族,两个国家”是双方常挂在嘴边的话。

尤其在2020年纳卡战争中,土耳其提供了关键的军事支持,这是阿塞拜疆取胜的重要因素。土耳其的存在,是阿利耶夫用来制衡北方巨邻的一张关键牌。向南则是另一个大国伊朗。两国虽同属什叶派穆斯林世界,但关系复杂微妙。

伊朗对阿塞拜疆与以色列的密切军事联系以及其内部潜在的泛突厥主义倾向始终保持高度警惕。如何处理好与伊朗的关系,避免腹背受敌,同样考验着巴库的外交智慧。正是在俄罗斯、土耳其、伊朗这三大地区强国的复杂交织中,阿利耶夫磨练出了一身在大国缝隙中腾挪、为本国争取最大利益的本领。

这次与泽连斯基的通话,正是这套“平衡术”的最新展示。他借助乌克兰这张看似微不足道的牌,并非真的要帮基辅解围,而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其核心目标,直指困扰高加索地区数十年的那个死结——纳戈尔诺-卡拉巴赫(纳卡)问题。

在2020年的纳卡战争中,阿塞拜疆虽然取得了军事上的辉煌胜利,收复了大部分被占领土,但最终是俄罗斯的军事介入和维和部队的进驻,冻结了冲突,也让纳卡地区的核心地带和连接亚美尼亚的拉钦走廊,仍然处于莫斯科的影响之下。对于阿利耶夫而言,俄罗斯维和部队的存在,就像悬在头顶的一把剑。

俄军的态度、拉钦走廊的最终控制权,以及纳卡地区剩余亚美尼亚族群的未来地位,无不与莫斯科的态度息息相关。可以说,纳卡问题的彻底解决,绕不开也离不开俄罗斯的配合。因此,阿利耶夫现在所做的所有看似激进的举动,包括接听泽连斯基的电话,查封俄媒,都是在为未来与俄罗斯围绕纳卡问题进行的终局谈判积累筹码。

他要向普京展示的是:我手里并非只有一张牌,如果你在纳卡问题上不能满足我的核心关切,我在其他方向制造点麻烦的能力还是有的。他要的不是和俄罗斯彻底决裂,而是要一个在纳卡问题上更合作、更尊重阿塞拜疆主权和利益的俄罗斯。

所以,回到最初的那通电话,泽连斯基的意图其实并不复杂,甚至可以说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他急切地希望能在俄罗斯的“南腹部”制造一些外交甚至更进一步的麻烦,哪怕只是让普京分心,也能极大缓解乌克兰战场上承受的巨大压力。而阿利耶夫的表演,则要高明得多。

他欣然接受了电话,对乌克兰的立场表示“理解”和“赞赏”,也在话语间不动声色地流露出对俄罗斯某些做法的不满。这番操作,既成功地向国内民众展示了自己的强硬姿态,安抚了民族情绪,更重要的是,它清晰无误地将信号传达给了莫斯科——“你的麻烦,我可以选择是否添柴。”

这通电话,就像一场心照不宣的表演。泽连斯基借此对外宣传自己又多了一个潜在的“朋友”,为艰难的外交困境赢得了一丝亮色。而阿利耶夫则成功地将皮球踢给了普京,迫使后者必须开始认真权衡如何回应巴库近期的不满和未来的诉求。

至于阿塞拜疆是否会因此真的加入到反俄阵营,甚至为乌克兰分担军事压力?对于深谙政治生存之道的阿利耶夫而言,这根本不在他的棋局规划之内。他清楚自己的国家身处何等复杂的地缘环境中,可以在巨熊身边小心翼翼地周旋、博弈,但绝不会为了他国的战事而将自己置于险境。

这场高加索的棋局,远未到终盘。阿利耶夫这步棋,看似是回应乌克兰,实则依然是围绕着自己的核心利益,为纳卡问题的终局博弈争取更有利的位置。这,就是小国在大国阴影下,那份充满智慧、又略带无奈的生存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