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发烧半夜送急诊科,值班医生抬头我愣住了:这不是我前男友吗?

117     2025-09-10 23:29:08

"医生,求求你救救我女儿,她烧得快40度了!"

"请您冷静一点,我需要先看看孩子的情况..."

"我怎么冷静?你们这些医生就知道按流程,孩子都快烧糊涂了!"

王建抬起头,准备耐心解释,却在看清女人面容的瞬间愣住了。那张脸,五年来无数次在梦中出现过的脸。

李雅同样呆立当场,怀中3岁女儿的哭声显得格外刺耳。

"李...李雅?"王建的声音有些颤抖。

"王建...真的是你?"李雅的眼中闪过复杂的光芒,紧接着,她的声音变得更加急促:"不管怎样,先救我女儿!"

01

深夜11点43分,市中心医院急诊科依旧灯火通明。

李雅抱着3岁的女儿小童冲进急诊大厅,孩子烧得满脸通红,小手紧紧抓着妈妈的衣服,嘴里发出微弱的呜咽声。

"护士,护士!"李雅冲向分诊台,声音里带着明显的哭腔,"我女儿发烧快六个小时了,39度5,怎么都退不下来!"

分诊护士熟练地接过体温计,看了一眼显示屏:"确实有点高,先去儿科急诊挂号,然后排队等叫号。"

"还要排队?"李雅瞪大眼睛,"你没看见我女儿烧成这样吗?"

"抱歉,急诊也需要按照病情轻重缓急来分诊,除非是危重病人..."

李雅环顾四周,候诊区坐满了人,有抱着孩子的家长,有捂着肚子的年轻人,还有几个老人靠在椅子上闭目养神。电子屏幕上显示着排队号码,前面还有十几个号。

"妈妈..."小童虚弱地叫了一声,小脸烧得像个小苹果。

李雅心疼得要命,掏出手机想给丈夫打电话,却想起他还在外地出差,要明天早上才能回来。她独自一人带着孩子,面对这种情况显得格外无助。

终于轮到小童,李雅快步走向儿科急诊诊室。

"家长,请坐。"一个年轻的男医生头也不抬地说道,正在电脑上输入着什么。

李雅紧张地坐下,将小童放在腿上:"医生,我女儿从傍晚6点开始发烧,现在已经快40度了,吃了退烧药也没用..."

"什么时候开始的?有没有其他症状?"医生依然盯着电脑屏幕,手指在键盘上快速敲击着。

"我都说了,6点开始的!"李雅有些急躁,"医生,你能不能先看看我女儿?她烧得都迷迷糊糊的了!"

听到这略带指责的语气,王建终于抬起了头。

时间仿佛在那一刻静止了。

五年前的记忆瞬间涌上心头。那个夏天,医学院的梧桐叶正绿,她穿着白色连衣裙站在宿舍楼下等他。那个秋天,两人为了未来的规划争吵不休,最终选择分道扬镳。那个冬天,他独自一人走在雪花飞舞的校园里,听说她已经离开了这座城市。

"李雅?"王建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李雅的表情从愤怒转为震惊,继而是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复杂情绪:"王建...真的是你?"

"你...你还在这座城市?"王建的声音有些干涩。

"我..."李雅张了张嘴,却发现不知道该说什么。怀中的小童又哭了起来,将她的思绪拉回现实,"不管怎样,先救我女儿!"

王建立刻回过神来,职业习惯让他迅速进入医生的角色:"对,先看孩子。把小童放到检查床上。"

他轻柔地接过孩子,专业而细致地进行着检查。听诊器、体温计、手电筒,每一个动作都那么熟练。小童似乎感受到了医生的温和,哭声渐渐小了下来。

"孩子叫小童?"王建一边检查一边问道。

"嗯,童话的童。"李雅紧张地看着他的每一个动作,"怎么样?严重吗?"

"体温39.7度,扁桃体有点红肿,初步判断是病毒性感冒引起的发烧。"王建放下手电筒,转身开始在电脑上录入检查结果,"需要做个血常规检查,看看白细胞和炎症指标。"

"那...那需要住院吗?"李雅问道。

"血常规结果出来再说。如果只是普通的病毒感染,吃药观察就行。但如果是细菌感染或者其他问题,可能需要输液治疗。"王建递过来一张检验单,"先去抽血吧。"

李雅接过单子,犹豫了一下:"王建..."

"嗯?"

"谢谢。"她的声音很小,几乎像是自言自语。

王建点点头,没有多说什么。

02

半个小时后,血常规结果出来了。王建仔细查看着化验单上的数据,眉头微微皱起。

"怎么样?"李雅紧张地问道。

"白细胞偏高,中性粒细胞比例也高,应该是细菌感染。"王建放下化验单,"需要用抗生素治疗,最好住院观察几天。"

"住院?"李雅脸色一变,"必须住院吗?能不能输液治疗?"

"孩子这么小,高烧不退很容易引起并发症。住院的话可以持续监测体温变化,有情况也能及时处理。"王建解释道。

李雅咬了咬唇:"那...那现在能安排住院吗?"

王建脸上闪过一丝为难:"这个...我需要先联系病房那边,看看有没有床位。"

他拿起电话拨通了儿科病房:"喂,刘护士长,我这里有个3岁的患儿需要住院...什么?没床位了?"

王建看向李雅,后者的脸色更加苍白。

"要等到什么时候?明天上午?"王建皱眉,"患儿现在高烧39.7度,情况比较急...好,我知道了。"

挂断电话,王建有些无奈:"病房现在确实没有空床位,最快要等到明天上午有人出院。"

"那今晚怎么办?"李雅抱紧了小童,孩子又开始哭闹起来。

王建沉默了一会儿,最终还是站起身:"你等我一下,我去找护士长商量一下。"

十分钟后,王建回来了,脸上带着一丝疲惫:"护士长说可以先在急诊科观察室住一晚,明天一早再转病房。"

李雅松了一口气:"太好了,谢谢你王建。"

"别客气,这是我应该做的。"王建开始准备输液用的药物,"我先给小童用一点退烧药,然后开始输液。你...你老公呢?"

这个问题让李雅愣了一下:"他在外地出差,明天才能回来。"

"哦。"王建点点头,没有继续这个话题。

在准备输液的过程中,两人都很沉默。偶尔的对话也仅仅围绕着孩子的病情。但在这种刻意保持的距离中,过去的记忆却时不时地冒出来。

"小童很可爱。"王建一边调节输液速度一边说道。

"嗯,平时很活泼的,就是爱生病。"李雅轻抚着女儿的额头,"她爸爸经常出差,大部分时间都是我一个人带。"

"一个人带孩子很辛苦吧。"

"还好,习惯了。"李雅顿了顿,"你呢?结婚了吗?"

王建摇摇头:"太忙了,一直没时间考虑这些。"

"医生确实很忙。当年我们分手,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吧。"李雅的声音很轻。

王建的手微微一顿:"李雅,过去的事..."

"我知道。"李雅打断了他,"都过去了。我们现在都有各自的生活。"

"是的。"王建点头,但语气中似乎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失落。

夜越来越深,急诊科的人流量逐渐减少。小童在输液的过程中睡着了,小脸依然红扑扑的,但呼吸平稳了许多。

李雅坐在旁边的椅子上,看着女儿熟睡的样子,心情复杂。五年了,她从来没有想过会在这样的情况下重遇王建。

"李雅。"王建的声音打断了她的思绪。

"嗯?"

"这些年...过得好吗?"

李雅沉默了一会儿:"还可以吧。你呢?"

"也还好。"王建坐在对面的椅子上,"当年我们分开的时候,你说要去北京发展。后来怎么又回来了?"

"去了两年,后来觉得不太适合,就回来了。"李雅简单地解释道,"在一家广告公司工作,做创意策划。"

"听起来很不错。"

"还行吧。不过有了孩子之后,工作就没那么重要了。"李雅看着小童,眼中满是母爱的温柔,"她就是我的全世界。"

王建点点头,眼中闪过一丝羡慕:"孩子确实能改变很多东西。"

"你不想要孩子吗?"

"想啊,只是...还没遇到合适的人。"王建苦笑了一下,"或许是遇到过,但错过了。"

这句话让两人都陷入了沉默。

03

凌晨2点,医院里格外安静。

小童的体温开始下降,从39.7度降到了38.5度。李雅终于可以稍微放心一点。

"看起来药物起效果了。"王建查看了一下输液进度,"再过一个小时就能输完。"

"那她明天就能出院了吗?"

"要看明天的情况。如果体温能稳定下降,精神状态也恢复了,应该问题不大。"王建在病历上记录着什么,"不过还是建议住院观察一天。"

李雅点点头,忽然想起什么:"王建,今晚让小童住在观察室,你是不是用了什么关系?平时应该很难安排吧。"

王建手中的笔微微一顿:"也没什么,就是跟护士长说了一下情况。急诊科偶尔也会有这样的安排。"

"真的只是这样?"李雅有些怀疑。

"真的。"王建放下笔,看着她,"李雅,你觉得我会因为我们以前的关系而违反规定吗?"

李雅被问得一愣:"我...我不是那个意思。"

"我知道你担心什么。"王建的声音很平静,"但是作为医生,我只会根据病情需要来做决定。小童确实需要住院观察,而急诊科确实有这样的应急安排。"

"对不起,我不应该这样想。"李雅有些尴尬,"我只是...只是有点敏感。"

"我理解。"王建的语气缓和了一些,"换做是我,可能也会有同样的疑虑。"

两人再次陷入沉默。

过了一会儿,李雅忽然问道:"王建,你觉得我们当年的分手是对的吗?"

这个问题来得很突然,王建愣了一下:"为什么这样问?"

"我也不知道。"李雅看着窗外的夜色,"可能是今晚这种情况太特别了。五年了,我从来没有想过我们会再次见面。"

"人生总是充满意外。"王建也看向窗外,"当年我们都很年轻,对未来有不同的规划。分开也许真的是最好的选择。"

"是吗?"李雅轻笑了一下,"那你后悔吗?"

王建沉默了很久:"后悔是没有意义的。我们都已经有了各自的生活轨迹。"

"这不算回答我的问题。"

"那你呢?你后悔吗?"王建反问道。

李雅看着熟睡的女儿,眼中闪过复杂的情绪:"如果当年我们没有分开,就不会有小童了。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不后悔。"

"这也不算回答我的问题。"王建用她刚才的话回应道。

两人相视而笑,紧张的气氛稍微缓和了一些。

"其实..."李雅犹豫了一下,"我一直想知道,当年你为什么那么坚持要留在这里?北京的机会明明更好。"

"因为这里是我的家乡。"王建的回答很简单,"我觉得在哪里都能发挥自己的价值,为什么一定要去大城市呢?"

"可是那时候的机会..."

"机会确实很好,但不是每个人都适合那样的生活。"王建打断了她,"而且,我觉得我们当时的分歧不仅仅是去哪里工作的问题。"

李雅点点头:"你说得对。我们对未来的期待确实不同。我想要更大的舞台,你想要稳定的生活。"

"现在呢?你还想要更大的舞台吗?"

李雅看着小童:"有了孩子之后,想法确实改变了很多。稳定和安全变得更重要。"

"所以现在你能理解我当年的选择了?"

"嗯。"李雅轻声说道,"只是理解得太晚了。"

王建没有接话,只是静静地看着输液袋中的药液一滴一滴地流进管子里。

凌晨3点,输液结束了。小童的体温降到了38度,呼吸平稳,睡得很安静。

"可以转到观察室了。"王建收拾着医疗器械,"明天上午会有专门的医生来查房。"

"那你今晚还要值班吗?"

"嗯,还有几个小时。"王建点点头,"你好好休息,有什么情况随时叫护士。"

李雅点头,却没有立刻起身:"王建..."

"嗯?"

"今晚...谢谢你。"

"不用谢,这是我的工作。"王建顿了顿,"而且,不管怎么说,我们也算是...老朋友了。"

"老朋友。"李雅重复了这个词,笑容中带着一丝苦涩。

王建帮忙将小童转移到观察室的病床上,细心地调整好被子,检查了一遍各种监护设备。

"好了,你们母女俩好好休息。"他准备离开。

"王建。"李雅再次叫住了他。

"还有什么事吗?"

李雅张了张嘴,似乎想说什么,但最终只是摇了摇头:"没事,晚安。"

"晚安。"王建轻声回应,然后轻手轻脚地走出了观察室。

李雅坐在病床旁的陪护椅上,看着女儿安静的睡容,心情久久难以平静。这个夜晚发生的一切太过意外,让她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内心深处那些被时间掩埋的情感。

窗外,城市的夜灯依旧闪烁,就像五年前那些难忘的夜晚一样。

卡点部分

天刚蒙蒙亮,李雅被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惊醒。

小童的体温又开始上升,护士正在紧急联系医生。就在这时,观察室的门被推开了,王建快步走了进来,身后跟着一个头发花白的中年女人。

"这就是那个插队的孩子?"女人的声音很严厉,"小王医生,你知道昨晚有多少孩子在等床位吗?"

李雅心头一紧,意识到可能出现了问题。

王建正要解释,门外又传来了熟悉的男声:"李雅,我回来了!小童怎么样了?"

李雅转头看去,丈夫陈浩风尘仆仆地出现在门口。但让她意想不到的是,陈浩看到王建的瞬间,脸色突然变得复杂起来。

"王医生?"陈浩的语气中带着一种说不清的意味,"真是巧啊,竟然是你给小童看病。"

王建同样愣住了,两个男人之间的氛围瞬间变得微妙起来。

护士长敏锐地察觉到了什么,眼神在三人之间来回打量:"你们...认识?"

04

"陈总?"护士长刘姐的表情瞬间变了,从刚才的严厉转为一种微妙的尊敬,"您怎么在这里?"

李雅困惑地看着丈夫和护士长,完全不明白这是什么情况。

陈浩整理了一下衣服,恢复了平时在商场上的从容:"刘护士长,这是我女儿小童,昨晚发烧送来急诊。"他的目光转向王建,"没想到是王医生亲自接诊,真是太巧了。"

王建的脸色有些不自然:"陈总,您女儿的病情已经基本稳定了..."

"等等。"李雅终于反应过来,"你们都认识?"

刘护士长解释道:"陈总是康华医药的区域总监,我们医院很多药品都是通过康华采购的。陈总经常来医院开会,大家都很熟悉。"

李雅瞬间明白了什么,她看向王建,后者正努力避开她的目光。

"原来如此。"李雅的声音变得冷静,但敏感的人都能听出其中的变化,"所以昨晚的特殊安排,并不是因为孩子病情紧急,而是因为其他原因?"

"李雅,你别多想..."陈浩想要解释。

"我多想什么?"李雅打断了他,"我想知道的是,昨晚王医生给小童的治疗,到底是基于医学判断,还是基于...其他考虑?"

病房里的气氛瞬间变得紧张起来。

王建深吸了一口气:"李雅,我可以向你保证,我对小童的所有医疗决定都是基于病情需要。我不会因为任何非医学因素影响我的判断。"

"是吗?"李雅冷笑了一下,"那你能解释一下,为什么昨晚明明没有床位,你却能安排我们住进观察室?为什么其他家长还在候诊区等待,我们却能插队?"

"因为小童的病情确实需要紧急处理..."

"王建,别撒谎了。"李雅的声音变得严厉,"昨晚你根本不知道我丈夫是谁,但你依然给了我们特殊待遇。这说明什么?说明你确实因为私人关系违反了规定!"

王建被说得哑口无言。

陈浩试图缓和气氛:"李雅,王医生是为了孩子好,你别这样说他。"

"为了孩子好?"李雅转向丈夫,"陈浩,你告诉我,你和王建到底是什么关系?为什么护士长对你这么恭敬?为什么王医生看到你会那么紧张?"

陈浩和王建交换了一个眼神,两人都有些为难。

"说啊!"李雅的情绪开始失控,"你们是不是早就认识?昨晚的一切是不是都是安排好的?"

就在这时,小童突然哭了起来,小脸再次变得通红。王建立刻上前检查,发现孩子的体温又升高了。

"不行,体温又上来了,而且比昨晚还高。"王建皱眉,"需要立即进行进一步检查。"

"什么检查?"李雅顾不上刚才的争执,焦急地问道。

"可能需要做腰椎穿刺,排除脑膜炎的可能。"王建的表情变得严肃,"这种反复高烧在小儿中比较危险。"

"腰椎穿刺?"李雅脸色苍白,"那...那很危险吧?"

"有一定风险,但如果真的是脑膜炎,不做检查更危险。"王建解释道,"我建议立即转到儿科ICU,那里有更好的监护设备。"

"ICU更难安排床位吧?"陈浩问道。

刘护士长为难地说:"ICU确实床位紧张,通常需要等急诊科的会诊评估..."

"来不及了。"王建打断了她,"孩子现在的情况不能再等。"

他掏出手机,拨通了一个号码:"喂,李主任吗?我是急诊科的王建,这里有个患儿需要紧急转ICU...对,3岁,反复高烧,怀疑脑膜炎...好,谢谢您。"

挂断电话,王建对大家说:"李主任同意接收,马上准备转院。"

李雅震惊地看着王建:"你...你怎么能这么快联系到ICU主任?"

王建没有回答,开始安排护士准备转院事宜。

陈浩走到李雅身边,低声说道:"先别问这些了,孩子的病情要紧。"

但李雅心中的疑问却越来越大。

05

两小时后,小童被转入儿科ICU。腰椎穿刺的结果还没出来,但各项监护指标都在密切关注中。

李雅坐在ICU外的家属休息区,陈浩在旁边陪着她。王建的身影在ICU里忙碌着,虽然这里不是他的科室,但他一直在协助处理。

"陈浩。"李雅忽然开口,"你必须告诉我真相。"

陈浩沉默了一会儿:"你想知道什么?"

"你和王建的关系。"李雅直视着丈夫,"别告诉我只是医药代表和医生的普通关系。"

陈浩叹了口气:"康华医药确实和这家医院有合作关系,但不仅仅是药品采购。"

"还有什么?"

"我们还资助了医院的一些医疗设备和研究项目。"陈浩解释道,"王建主导的急诊科改革项目,就得到了我们公司的资金支持。"

李雅瞪大眼睛:"所以他欠你人情?"

"不是欠人情,是合作关系。"陈浩纠正道,"王建确实是个很有能力的医生,他提出的急诊科流程优化方案很有价值,我们公司愿意投资。"

"那昨晚..."

"昨晚他不知道你是我老婆,所以他给你的特殊照顾确实是因为你们以前的关系。"陈浩的声音有些复杂,"但是今天ICU的安排,可能确实和我的身份有关。"

李雅感到一阵眩晕:"所以我女儿得到的医疗资源,有一部分是因为特权?"

"李雅,在这种情况下,任何父母都会利用一切可能的资源来救孩子。"陈浩握住她的手,"而且王建的医疗判断是对的,小童确实需要这些治疗。"

"但这公平吗?"李雅挣开他的手,"其他家长的孩子就不需要及时治疗吗?"

陈浩无话可说。

这时,王建从ICU里出来了,脸上的表情让人无法判断是好消息还是坏消息。

"怎么样?"李雅立刻站起来。

"腰椎穿刺的结果出来了,不是脑膜炎。"王建松了口气,"是病毒性脑炎的轻症,用抗病毒药物治疗就可以。"

"那严重吗?"

"不算严重,但确实需要在ICU观察几天,确保没有并发症。"王建看了看陈浩,"幸好发现得及时。"

李雅坐回椅子上,一时间不知道是该高兴还是该继续纠结刚才的问题。

"李雅,我想单独和你谈谈。"王建说道。

陈浩看了看两人:"我去买点东西,你们谈吧。"

等陈浩走远,王建坐在李雅旁边:"我知道你在想什么。"

"你知道?"李雅冷笑,"你知道我在想你是个伪君子?你知道我在想自己被利用了?"

"我没有利用你。"王建的声音很平静,"昨晚我给小童的治疗完全是基于病情判断。观察室的安排确实违反了常规流程,但那是因为我判断孩子的情况需要密切监护。"

"那ICU的安排呢?"

"那确实和陈浩的身份有关。"王建承认了,"但李雅,如果不是因为这个关系,小童可能要等到明天才能做腰椎穿刺,到时候病情可能就严重了。"

李雅沉默了一会儿:"所以你觉得这样是对的?"

"我觉得救孩子是对的。"王建看着她,"至于用什么方式,在这种情况下已经不是最重要的了。"

"可是这不公平。"

"公平?"王建苦笑了一下,"李雅,医疗资源从来就不是绝对公平的。有钱的人可以去私立医院,有关系的人可以找专家,没钱没关系的人只能排队等待。这是现实。"

"所以你觉得这是理所当然的?"

"我没有说理所当然,我只是说这是现实。"王建的声音有些疲惫,"作为医生,我能做的就是在现有条件下尽力救治每一个病人。如果有能力给某个病人提供更好的治疗条件,我不会因为所谓的公平而拒绝。"

李雅看着他:"那你的医者仁心呢?你的职业操守呢?"

"我的职业操守就是救死扶伤。"王建站起来,"李雅,我不是圣人,我也不是制度的改革者。我只是一个急诊科医生,我能做的就是在现有的框架内尽力救治病人。"

"即使这个框架不公平?"

"即使这个框架不公平。"王建肯定地说,"因为对于每一个具体的病人来说,活下去比公平更重要。"

李雅被他的话震撼了。她忽然意识到,自己一直在用一种理想主义的标准去要求王建,但现实远比她想象的复杂。

"王建..."她的声音变得柔和,"对不起,我刚才的话太重了。"

"不用道歉,你的愤怒是可以理解的。"王建坐回她身边,"任何一个母亲发现自己孩子得到的治疗可能涉及特权,都会有这样的反应。"

"那你呢?"李雅看着他,"你会因为我们以前的关系而给小童特殊照顾吗?"

王建沉默了很久:"说不会是假的。但我可以保证,我不会因为任何关系而损害我的医学判断。如果小童不需要住院,即使你是我最亲的人,我也不会安排。如果她需要治疗,即使你是陌生人,我也会尽力。"

"这就够了。"李雅轻声说道。

两人静静地坐着,看着ICU里忙碌的医护人员。

过了一会儿,李雅忽然问道:"王建,五年前我们分手,真的只是因为对未来规划的分歧吗?"

王建看着她:"为什么这样问?"

"因为我觉得还有其他原因。"李雅的声音很小,"那时候的你就已经很有原则,很坚持自己的底线。而我...我那时候的想法可能太功利了。"

"你想说什么?"

"我想说,也许当年分开真的是对的。"李雅苦笑了一下,"我们本来就是不同类型的人。你更纯粹,我更现实。你坚持原则,我追求结果。"

王建没有说话。

"现在我明白了,为什么你当年不愿意去北京。"李雅继续说道,"不是因为你没有野心,而是因为你有自己的坚持。你想在这里做一个真正的医生,而不是去大城市追求名利。"

"李雅..."

"让我说完。"李雅打断了他,"我现在也理解了,为什么你会和陈浩的公司合作。你需要资源来改善医疗条件,但你不会因为这些资源而改变自己的原则。这种平衡很难,但你做到了。"

王建深深地看着她:"你变了很多。"

"是啊,有了孩子之后,人的想法确实会改变。"李雅看向ICU,"我开始理解什么是真正重要的。"

这时,陈浩回来了,手里拿着咖啡和一些食物:"小童的情况怎么样?"

"稳定了,需要观察几天。"王建接过咖啡,"谢谢。"

陈浩看了看两人,似乎感受到了氛围的变化:"你们谈得怎么样?"

"很好。"李雅站起来,"陈浩,谢谢你为小童做的一切。王建,也谢谢你。"

"不用谢,我们都是为了孩子。"王建说道。

"是的,都是为了孩子。"李雅重复了这句话,眼中有了新的理解。

夜深了,ICU里的小童终于安静地睡着了。监护仪上的各项指标都趋于正常,药物正在发挥作用。

李雅坐在病床旁,看着女儿稚嫩的面庞,心中涌起复杂的情感。这一天发生的事情让她重新审视了很多东西:关于公平与现实的关系,关于原则与妥协的平衡,关于过去与现在的选择。

她想起五年前那个夏天,她和王建坐在校园里争论未来的规划。那时候的她觉得王建太固执,不知道变通。现在她才明白,有些坚持是有价值的,有些原则是不能放弃的。

而陈浩,虽然在商场上圆滑世故,但作为丈夫和父亲,他的爱是真实的。他利用自己的资源为女儿争取最好的治疗,这种做法可能不够理想化,但却很实用。

至于王建,他依然是那个有原则的人,只是学会了在现实中寻找平衡。他没有因为理想而放弃现实,也没有因为现实而放弃理想。

这就是成长吧,李雅想。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面对这个不完美的世界,寻找属于自己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