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没想到,国足真能把“没钱”这事演成这档子戏。大家都在刷热搜,我一边骂着一边不自觉点开了评论区,瞅了一眼,哎呦我去,粉丝们的怒火比比赛输球还激烈,这抵制声浪比赛场上丢的那个球还响。这回,赞助商纷纷撤资,甚至有传言11月份的邀请赛都可能取消了。说真的,这事儿刷完直接让人心凉。
你想啊,国足每次出场光装备那能不豪华?手机刚刷到一条微博,说球员们出行不是为了比赛,简直像商场扫货大军,每人背七八个大包,哪怕夏天也不见减少。球员们去踢球倒变成了“带货团”,购物清单比战术板还复杂。你说,这还能用心踢球吗?我看完全是场外活动的延伸了。有人说,这帮人心里早就没个球,只有包包和战利品。这不就是放着自己的饭碗往火堆里扔吗?
这次事件又把那个被吐槽了几十年的老问题拉到台前:国足是不是该解散了?我告诉你,球迷不爽的不仅是成绩烂,而且那所谓的职业精神跟“职业”两个字根本搭不上边。那些高高在上的足协管理层和球员们,明明是国家队成员,却给人的感觉完全是替国家背黑锅的。大家看国内体育圈有哪个项目是靠靠这样捞钱混日子的?足球难搞我认,但只要真正投入,怕啥不能拼出个样子?但啥都没有,光有这帮只知道享乐的“明星”。
我朋友还发了一个视频,俱乐部的内部会议画面,那些管理人员对着明明都烂的成绩装出一副改革的架势,结果出台的一堆政策,根本没半点实质效果。说白了,足协那帮人都成了“挂牌吃饼干”高手,嘴上说要改革,动作却懒得要命,整个就像在做给外人看的摆设。体制内的惯性太强,根本没能打破既得利益,反正踢球成了搪塞,让大家觉得这支球队根本无望。
再说说球员,现在的年轻一辈,也就是能看,但跟前辈那会儿能比吗?容志行、古广明那些一代人起码还有点职业态度,即使水平不顶尖,但不会这么让人心寒。动不动就闹绯闻购物狂,谁还想拿比赛当真?球迷心里没点数吗?从娃娃抓起的说法被大肆吹嘘了无数年,从基层到职业联赛再到国家队,这条路被走成了一条“利益输送带”,少了初心多了套路。
不是我唱衰,我倒是觉得,与其无限挽救这个看似死水不腐的结构,不如索性解散!放开脚步让民间的力量去发挥,去踢,去搞全民健身算了。反正现在把钱都投资到这种看不到希望的头上,只能叫纳税人白送血。女足近几年倒是带来点儿希望,资源应该更多倾斜到那些真有成长机会的地方。反正我是真看不懂了,继续这样“花式自毁”,球迷支持抵制赞助商的行动,我打100分。
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也不是单独某几次比赛的问题,长期积累的管理混乱加上利益集团固守阵地,国足的未来怎么看都阴霾。不过说实话,每次新闻一出来,我都怀疑这支国家队到底是不是应该继续存在,真的没脸面对自己的粉丝了。邀请赛都办不下去,资金链断裂,球员闲着没事带包逛街还天天晒出来,这算哪门子国家队?
这事真就这么过去了?下次还看谁买账?粉丝真不翻车?反正我是看够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