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舰弹射后,美媒提到93阅兵细节:新版攻击11上舰已无悬念!

60     2025-10-09 13:19:12

美媒看到改进型攻击-11可折叠机翼的那一刻,心里已经明白了:这玩意儿是为航母准备的。能折叠,就意味着它能挤进甲板和机库的有限空间,像歼-15一样被整齐收纳,而不是占地方。对他们来说,这个细节比任何官方的声明都有分量。

其实,不是现在才冒出这个想法。早在2021年,中航工业就放出过攻击-11从两栖舰弹射起飞的概念图,那时候就已经透露了“上舰作战”的倾向。到了后来,卫星拍到造船厂里停着外形和改进型攻击-11吻合的模型,专门模拟甲板调度、机库收放、维护流程,这套路和辽宁舰服役前的歼-15测试过程一模一样。

央视最近发出的改进型攻击-11舰载起飞画面,更像是宣布:上舰只是时间问题。美媒干脆把话挑明,这将是中国首款舰载隐形作战无人机。更让他们膈应的是,美国自己也试过类似的项目,最终却没落地。

美国的经历很好解释。X-47B无人机早在航母上完成了起降测试,按理应该进入部队,但2015年项目被砍掉,彻底停了。现在美军航母的新宠是MQ-25“黄貂鱼”,虽然也是隐身无人机,却只是个加油机,没法对敌方本土发动打击。要比作战能力,改进型攻击-11上舰后直接甩他们好几条街。

从性能看,这不是个一般的无人机。它是标准的大型飞翼式隐身平台,最大起飞重量超过20吨,比现有的大型察打一体无人机还重得多。动力可能是国产涡扇-19中等推力发动机,油量和弹药能力已经接近轻型战斗机。它的两个腹部内弹舱空间可观,能挂两枚500公斤的卫星制导或激光制导炸弹,或者一次挂八枚小型卫星制导滑翔炸弹,这意味着对地打击能力相当硬。

隐身性才是它的“杀手锏”。无尾飞翼布局,机身隐身涂层,进气道放在机背并做S型处理,尾喷口锯齿化降温优化,正面雷达反射面积据估计只相当于一只麻雀。这种隐形程度让它具备踹门能力,可以穿过敌防空网为后续部队开路,甚至执行斩首任务,精确打击对方防守最严的指挥中枢。

入列福建舰之后,攻击-11不会只是“飞过去打一下”那么简单。它还能长时间追踪敌方航母打击群,把实时数据送到己方高超音速反舰导弹的引导系统里,确保命中。同样重要的是,有人机和无人机的协同战术,歼-35发出指令,攻击-11负责突击,对地对海都有用。这几个战法单独拎出来,都可能改写战场规则。

“全球首款服役的舰载隐形作战无人机”这个标签,足够让美媒心里发凉。美国的X-47B没能服役,MQ-25没作战功能,所以如果攻击-11真的上舰,中国会在这一领域直接领跑。更关键的是,福建舰的电磁弹射系统完全能适配这种20吨级无人机。电磁弹射能按重量灵活调整,从重型舰载机到轻型无人机都可以,所以不管是福建舰还是未来的076两栖攻击舰,弹射它都不是问题。

这也意味着战术层面的变化。福建舰和076都能起降无人机后,我海军的任务组合会更灵活,作战半径扩大。等攻击-11和其他制空无人机批量服役,远洋作战能力会再升级,把反介入和区域拒止的范围向外推上千公里。这不仅是技术进步,更是战场态势上的主动掌握。

美媒紧盯这个“折叠翼”的细节,其实就是承认了:这一步让海战规则发生了变化。过去几十年,他们习惯了自己在海上作战体系的绝对领先。但这一回,他们不得不面对一个事实,领跑的是中国,而且是用一型他们曾经尝试过却没能留下来的科技成果。

福建舰和攻击-11的组合,在硬件上没有阻碍,在战术上没有短板。既能隐身突破,也能长时间监控,既能执行精准打击,也能协同有人机作战。更重要的是,这种体系会以极快的速度形成规模,不是试验品,而是真正可以下水服役的战斗力。对有些人来说,这才是最刺眼的地方。

#秋季图文激励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