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自废武功经济告急,还想甩锅中国?我们早已看穿一切。

198     2025-11-23 19:13:52

你有没有见过这种人,家里着火了,他不先找水龙头,反而冲出门去跟卖灭火器的大哥掰腕子?

眼下的德国,给我的就是这么个感觉。

一串冰冷的数字砸过来:上半年,11900家企业关门大吉。

这可不是什么商业版图的正常新陈代谢,而是实打实的破产海啸,卷走了14万人的饭碗和超过330亿欧元的真金白银。

而他们的总理默茨先生,此刻在忙什么呢?

他正忙着对咱们连出三招,招招都往要害上招呼,姿态比谁都硬。

这操作,简直让人怀疑他是不是在用一种很新的方式救经济。

先不说别的,就说那个所谓的“柏林自由大会”,居然把咱们这边刚下台的蔡英文请去做演讲嘉宾。

德国联邦议长还亲自出席,这已经不是什么“擦边球”了,这简直是穿着钉鞋在红线上跳探戈。

中方这边话说得很明白,也很有水平:“中国曾无条件支持德国统一,一中原则是中德关系最重要的政治基础。”

这话里有历史,有情分,更有警告。

意思是,老朋友,我们当年怎么对你的,你可别转头就忘了本。

可德国似乎没听懂,或者说,装作没听懂。

紧接着,第二招就来了——贸易大棒。

默茨这位曾经的关税反对派,突然来了个180度大转弯,嚷嚷着要保护本国企业,准备对华加征关税。

他手下的央行行长更是放狠话,说什么要是贸易关系恶化,欧洲就得“反制”。

这架势,活脱脱一副要跟咱们脱钩断链的样子。

第三招,更是把“政治化”三个字写在了脸上。

他们要成立一个专家委员会,每年两次向议会提交报告,专门审查中德贸易里所谓的“安全问题”。

说白了,就是给所有正常的生意往来都配上一副政治的有色眼镜。

以后德国企业想跟我们做生意,恐怕得先填一张比签证申请还复杂的“政治成分调查表”。

看到这里,你是不是也跟我一样满头问号?

德国工业,那个曾经让大清朝都眼馋的制造业标杆,现在到底怎么了?

答案可能就藏在那一堆被爆破拆除的发电站废墟里。

曾几何时,德国绿党举着环保大旗,硬是把自家的能源体系给“阉割”了。

他们关停了17座核电站,淘汰了六成以上的燃煤发电设施。

最绝的是,有些核电站的冷却塔明明可以改造成天然气发电厂,技术上完全可行,但不行,必须炸掉,要的就是那个仪式感。

更具讽刺意味的是,一座花了30亿欧元、运营不到十年的新燃煤电厂,也被用炸药送上了天。

这种“自废武功”式的能源转型,直接后果就是能源成本飙升,电价贵得离谱。

制造业,德国的骄傲,就这样被自己人釜底抽薪。

连克虏伯这种从普鲁士时代就挺立不倒的钢铁巨头,都在高昂的能源成本面前轰然倒下,宣布解体。

那熄灭的高炉,不仅仅带走了上万个工作岗位,更像是德国传统工业咽下的最后一口气。

在这种背景下,你再看默茨的对华三连击,是不是就有点品出别的味儿了?

他可能不是真的蠢,而是在演一出“乾坤大挪移”的戏码。

国内经济一塌糊涂,民怨沸腾,总得找个靶子转移矛盾吧?

还有什么比塑造一个强大的外部“敌人”更好用的呢?

他或许还抱着一丝幻想,以为把中德关系当人质,就能逼着咱们在稀土等关键资源上让步。

只可惜,成年人的世界里没有圣诞老人,国际关系里更没有。

如今的德国,早已不是那个可以对我们指手画脚的“老师傅”了。

当德国政府在高喊“去风险”的时候,德国的企业家们却在用脚投票,高喊着“在中国,为中国”,把中国市场当成了最后的救命稻草。

这种充满魔幻现实主义色彩的割裂,恰恰说明了谁更离不开谁。

默茨先生可能还没意识到,他现在玩的这套把戏,就像一个输光了筹码的赌徒,还在虚张声势地敲着桌子。

问题是,牌桌对面的我们,不仅看穿了他的底牌,甚至连他口袋里还剩几个钢镚都一清二楚。

再这么闹下去,只会把唯一能拉他一把的中国,越推越远。

到那时候,德国经济这艘漏水的船,可就真找不到能停靠的港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