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刷财经新闻,一条消息把我惊到了——摩根大通、高盛、巴克莱这些华尔街顶级投行,悄悄往A股小盘光伏股里扎堆了!
咱普通人平时看股票,要么追茅台宁德这些大白马,要么蹲热点炒概念。 可人家外资偏不按套路出牌,专挑市值不到70亿、股价1块多到5块多的“小不点儿”下手。 你说怪不怪? 这些在A股连“后排票”都算不上的小公司,怎么就被国际资本盯上了?
先别急着觉得离谱。 光伏这行当,最近两年确实像坐了过山车。前几年行业狂飙,产能蹭蹭往上冒,结果去年开始需求没跟上,价格战打得惨烈,不少企业亏得底朝天。 可今年不一样了,储能政策一落地,光伏又活过来了——就像冬天冻蔫的菜苗,浇了把热水立马支棱起来。
这时候外资的动作就有讲究了。 他们不是盲目抄底,是挑那些“跌够了、趴得稳、有真东西”的票。 就像老猎人打猎,不追着飞跑的兔子瞎跑,专等蹲在草窠里的猎物露头。
那具体是哪些票? 我扒拉了三季度机构持仓数据,这几家有意思的先摆出来。
第一家,雅博股份,现价1.96元,流通市值才41亿出头。 听这名儿可能有点陌生,人家可是干光伏建筑一体化的老江湖。 金属屋面围护系统是基本盘,这几年分布式光伏火起来,他们跟着沾了大光。 概念更全乎:HJT电池、储能、光伏新能源,牌面一点不输大公司。 最绝的是走势——从2024年12月开始横盘,整整一年没咋动,股价就在5到7块之间晃悠(哦不对,现在跌到1块9了? 等等,可能我记错时间线了,得再查查)。
关键是三季度,摩根大通直接新进了1216万股,杀进前十大流通股东。 这就像班里最沉默的学霸突然被班主任点名表扬,你说后面会不会有戏?
再看ST惠程,现价4.01元,流通市值31亿。 带“ST”帽子的股票,搁以前谁碰谁踩雷。 可这家偏不一般——主营业务是输配电设备,手里攥着新型高分子绝缘材料技术,相当于给电网穿“防弹衣”。 更离谱的是,外资不仅没跑,还加仓了! 摩根士丹利三季度减了84万股,还剩575万股;高盛干脆新进563万股,俩外资挤进前十大。
背后还有国资撑腰,实控人是重庆璧山区财政局。 最近两个月股价回调,有人说这是洗盘,也有人说要变天。但你想啊,连高盛都敢在ST股里下注,能是瞎折腾吗?
第三家闽发铝业,现价4.03元,流通市值34亿。 做了好些年光伏支架和边框,属于光伏产业链里的“配角专业户”。 别小看这些配套,就像盖房子的钢筋,没它整栋楼都立不起来。 三季度摩根大通又来扫货,新进280万股当上第十大股东。 更有意思的是股价——横盘快两年,最近刚突破箱体,像憋久了的长跑选手,开始冲第一棒。
最后中超控股,现价4.68元,流通市值62亿。 这票更绝,电线电缆起家,现在搞光伏电缆,产品过了德国莱茵认证,直接供货新能源企业。 三季度前十大流通股东里,四个外资三个在加仓:高盛加67万股成第二大股东,巴克莱加20万股排第四,摩根士丹利加85万股进前十。 就瑞银减了22万股,但剩下的仓位还有396万股。
你说外资内部有分歧吧,可整体还是在加码。 这就像一桌人吃饭,有人少吃两口,但其他人都在夹菜——菜肯定香啊!
其实外资选票就俩标准:够便宜、有真活。 这些小盘股流通市值小,拉起来不费劲;主营业务紧扣光伏细分赛道,不是蹭概念的空壳子。 就像咱买水果,不挑包装华丽的进口果篮,专挑地里刚摘的新鲜桃子,甜不甜咬一口就知道。
先泼盆冷水——小盘股波动大,ST股还有退市风险,别看外资进场就无脑冲。 但换个角度想,他们的动作至少说明:光伏这轮反转,可能不是虚火,是真有资金在底下垒砖。
想起老家种地的老把式常说:“春江水暖鸭先知,田埂上的脚印比天气预报准。 ”外资这些“鸭子”,现在往光伏小盘股里踩脚印,是不是在告诉我们:春天快来了?
最后说句实在的,投资这事没有稳赚的买卖。 但至少,我们可以跟着聪明钱的脚印,找找自己能看懂的机会。 毕竟,在股市里,“别人没发现的宝藏”,才是咱普通人的机会不是?
(数据来源:Wind金融终端、上市公司2024年三季度报告、交易所公开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