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进了军校,一年能回来几次?”“爱人军校毕业前,我们能见面吗?”这是无数军校学员家庭最揪心的牵挂。军校,作为培养未来军官的摇篮,实行严格的军事化管理,“回家”绝非随心所欲。2025年,军校学员的探亲休假政策有哪些具体规定?寒暑假怎么放?平时有机会回家吗? 本文依据军队最新颁布的《军队院校学员学籍管理条例(2024年修订)》及相关部门解读,结合不同类型院校的普遍实践,为你揭开军校学员回家次数的神秘面纱,军属和有意报考军校的学子务必收藏!
一、 核心基石:寒暑假制度(一年2次集中回家的黄金期)
寒暑假是军校学员最主要的、有保障的回家时间! 与地方大学类似,但管理更严格。
假期时长(普遍标准):
寒假: 通常在4-6周左右。一般安排在春节前后,结合春节假期。例如:1月中下旬至2月中下旬。暑假: 通常在5-7周左右。一般安排在7月中下旬至8月底或9月初。关键点:具体放假和收假时间由各军校根据教学计划、部队实习/当兵锻炼安排及上级指示统一确定,并非全国完全统一。 学员需严格按照通知离校和返校。
回家保障:
原则允许回家: 在完整的寒暑假期间,学员原则上可以离校回家探亲。这是学员与家人团聚最长的时段。离校审批: 学员需按规定程序办理离校手续(如请假条、登记去向、联系方式等)。交通保障: 学员凭《学员证》和院校出具的证明,可购买半价火车票(硬座、硬卧),部分院校还会组织协调集体订票或送站。
特殊情况:
低年级学员/特殊时期: 大一新生入学后的第一个寒假,或因重大任务、教学安排(如野外驻训、海训、毕业综合演练)、疫情等突发公共事件,假期可能缩短、推迟,甚至取消(但近年已较少)。2025年若无特殊公共事件,一般按正常计划放假。毕业年级: 最后一个暑假可能因毕业分配、报到等安排而缩短或取消,学员需服从分配,直接赴部队报到。
二、 法定节假日:回家机会渺茫,但可能有“小惊喜”
元旦、清明、五一、端午、中秋、国庆等法定节假日,学员通常无法离校回家!
管理要求:
军校实行封闭式或半封闭式管理,节假日期间学员一般在校内活动。院校会组织丰富的文体活动、会餐、教育等,确保学员节日生活。节假日是战备教育的重要时段,需保持人员在位率。
“本地外出”可能性(非回家):
部分管理相对宽松的院校(尤其高年级学员),在非战备状态、非特殊管控期,节假日白天可能允许学员按比例、分批在院校所在城市(市区)内“外出”(需请假、按时归队)。但这不是回家(离开驻地城市),更不是普遍权利,且时间通常只有几小时(如4-8小时)。“本地”严格界定: 仅限于院校营区所在的城市行政区域范围内活动。跨市即算“探亲”,需按探亲假审批。
三、 周末与日常:回家基本无望,但有沟通渠道
周末管理:
常态: 军校学员的周末主要用于整理内务、处理个人事务、休息、学习、参加集体活动或补课。原则上不允许离校回家(除非家在院校驻地且符合“周末回家住宿”条件,见下文)。“外出”或“轮休”: 类似节假日,部分院校可能允许高年级学员周末白天在驻地城市内“外出”(需请假、按比例、限时间)。这同样不等于回家(离开驻地)。
日常沟通:
亲情电话/视频: 这是学员与家人联系的主要方式!各队(学员队)会规定统一发放手机的时间段(通常在工作日晚饭后、周末白天时间较长),学员可在规定时间内使用手机与家人通话、视频。书信: 虽然传统,但依然有效。关键:学员使用手机有严格的时间限制和管理规定,非发放时间手机需统一保管。
四、 特殊通道:探亲假(非常规回家的唯一途径)
探亲假是学员在寒暑假之外,因特殊原因申请离校回家的制度,审批极其严格!
适用情形(需充分理由):
直系亲属(父母、配偶、子女)患重病或病危、病故。 这是最常见的获批理由,通常需要提供医院证明等材料。家庭遭遇重大变故(如严重自然灾害、重大事故)。其他特殊情况经严格审批认定。 想家、参加朋友婚礼、旅游等理由基本不可能获批。
审批流程:
学员本人提出书面申请,详细说明理由,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如医院诊断书、病危通知书、当地政府证明等)。逐级审批:通常需经学员队干部、系(院)领导、院校机关(如学员工作处、训练部)等多级审批。原则:从严控制,非必要不批假。
假期时长:
根据路途远近和事由缓急确定,通常包括路途时间在内不超过10天。事态特别严重的,可能酌情延长。
五、 特殊人群政策:已婚学员与家在驻地学员
已婚学员(通常指已毕业任职后的干部学员读研/读博):
政策优待: 根据《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军官休假探亲规定》及配套政策,已婚军官学员享有正常的探亲假(探望配偶)权利,通常为每年一次,假期天数根据服役地点和配偶居住地确定(如配偶在异地的,通常为30天+路途)。关键点:此政策主要适用于“在职干部”学员(如读研、读博的军官),而非从地方高中考入的生长干部本科学员(他们入学时通常未婚)。 干部学员需协调好学习与休假。
家在院校驻地(同一城市)的学员:
“周末回家住宿”政策(有条件): 这是最大的“福利”!部分军校对于高年级(大三、大四)且表现优秀的学员,如果家庭住址就在院校驻地同一城市,在完成学习训练任务、无违纪、无集体活动安排的前提下,经本人申请、家长担保、队干部审批,允许其在周六晚饭后至周日晚点名(或周一早操)前回家住宿。非普遍权利: 能否享受此政策,取决于院校具体规定、队干部管理风格以及学员个人表现。 并非所有驻地学员都能每周回家,且可能随时因任务、纪律问题被暂停。
总结:军校学员回家频率全景图(2025年)
结论:对于绝大多数生长干部本科学员(即从地方高考入学的学员):
一年有保障的回家次数主要就是寒暑假各1次,共2次。其他时间(节假日、周末)基本没有离校回家的机会。探亲假门槛极高,非重大变故无法使用。家在驻地的高年级优秀学员,有机会在周末回家住宿,这是额外福利。
给学员和军属的建议
理解与支持: 军校的特殊性决定了其严格的管理制度。有限的回家次数是为了保证培养质量、锤炼军人作风。家人需给予充分理解和支持。珍惜团聚时光: 寒暑假是宝贵的团聚期,提前规划好行程,好好享受家庭时光。善用沟通渠道: 充分利用规定的手机使用时间,多与家人通话、视频,分享学习生活。关注官方通知: 具体放假安排和政策微调,务必以学员队通知和院校官方发布为准。特殊情况及时沟通: 如家中确有重大变故,学员应通过正规渠道(向队干部报告)申请,并提供必要证明。
军校生活意味着奉献与担当,短暂的分离是为了更长久的守护。向所有军校学员和默默支持的军属们致敬!
希望以上的解答对你有所帮助,如有疑问或需要帮助,请在评论区留言,谢谢你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