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赛结束的哨声响起时,日本女篮姑娘们耷拉着脑袋走下场,67比79的比分在记分牌上刺得人眼睛发疼。主教练盖恩斯站在场边搓着下巴,那表情活像刚吞了二斤黄连——苦得说不出话来。要搁平时输场球倒也没啥,可这回偏偏是在亚洲杯小组赛的关键局,眼瞅着煮熟的鸭子愣是让澳大利亚队给端走了。
更衣室里静得能听见汗水滴落的声音,老将高田真希把毛巾蒙在头上,胸口起伏得像拉风箱。这姐们儿上半场三分球投得那叫一个准,愣是用五记远程炮弹轰得澳大利亚人直跳脚。可到了下半场,她那两条腿就跟灌了铅似的,投篮弧度肉眼可见地往下掉。"咱这体能储备还是差点意思啊。"队医边给她按摩边叹气,这话说得轻,砸在队员们心里却跟秤砣似的沉。
记者会上有愣头青记者哪壶不开提哪壶:"听说中国队那个两米二六的姑娘在隔壁场子又砍了30+20?"盖恩斯教练闻言嘴角抽了抽,那笑容比哭还难看:"张子宇确实是个狠角色,但咱们要是保持今晚这拼劲..."话没说完自己先卡壳了,明眼人都瞧得出来,下半场日本队那进攻打得跟便秘似的,第三节全队才拿9分,这状态去碰中国队?怕不是要给人家当活靶子练手。
要说这场球输得可真不冤。澳大利亚那些姑娘个个人高马大,篮板球抢得跟饿虎扑食似的,日本队内线被欺负得跟小学生打大学生差不多。最要命的是第三节那个死亡五分钟,连续七次进攻颗粒无收,场边助教急得直薅头发,不知道的还以为这哥们改行当理发师了。替补席上几个年轻队员倒是跃跃欲试,可真派上场就露怯,有个00后后卫被对面中锋瞪了一眼,手抖得连球都传不利索。
隔壁中国队教练组怕是早把比赛录像盘出包浆了。宫鲁鸣老爷子前些天还念叨:"张子宇往篮下一站,那就是座移动的烽火台。"这话真不是吹牛,日本队现在这内线配置,遇上中国巨无霸估计得全员改行当跳高运动员。更糟心的是小组赛打黎巴嫩那场,最后两分钟领先8分差点被翻盘,气得现场球迷直喊退票。盖恩斯赛后解释说是想锻炼新人,好家伙,这锻炼方式堪比让小学生直接参加高考。
技术统计表上的数字看着更扎心。日本队三分命中率像坐过山车,从上半场的46%直接俯冲到下半场的22%,篮板球更是惨遭澳大利亚人碾压式打击。有个数据专家算过,当日本队外线失准时,胜率直接腰斩。这毛病跟老北京豆汁儿似的——爱的爱死,恨的恨死,可关键时刻掉链子真要命。
澳大利亚教练赛后乐得见牙不见眼:"咱们就是抓住她们体力槽见底的机会。"这话说得在理,但更狠的是人家用实际行动给潜在对手打了样——用身高碾压力,拿防守磨耐心,这套路简直是为日本队量身定制的紧箍咒。要命的是中国队的韩旭、李月汝们早就把作业抄好了,就等着半决赛交卷呢。
更衣室里的空气凝重得能拧出水来。混血前锋马瓜斯蒂芬妮把战术板拍得啪啪响:"咱们得想办法把球运转起来!"可现实是骨感的,日本队现在这情况活像拿着水果刀上坦克大战——外线再准也架不住内线被捅成筛子。有个随队记者偷偷嘀咕:"要不咱改打五人制排球?反正也抢不着篮板。"这话虽是玩笑,可听着比东北大碴子粥还扎心。
东京电视台的解说员倒是会安慰人:"失败是成功之母嘛!"可明眼人都知道,眼瞅着巴黎奥运会资格赛越来越近,再这么母下去怕是要当外婆了。特别当看到中国队在另一块场地把新西兰打得找不着北时,日本教练组的脸都快绿成菠菜了。有球迷在社交媒体上哀嚎:"咱们这状态去打中国队?不如直接申请参加残奥会!"
球馆顶棚的灯光把球员通道照得惨白,盖恩斯走在最后头,皮鞋跟敲在地面上哒哒作响。这位美国教头心里跟明镜似的——要过中国队这关,光靠打鸡血喊口号可不行。得想法子解决第三节断电的老毛病,得让年轻球员快点开窍,最重要的是...得祈祷张子宇那天吃坏肚子。想到这儿他自己都乐了,这念头忒不厚道,可竞技体育嘛,有时候真得信点玄学。
走廊尽头传来澳大利亚队的欢呼声,那动静欢实得像过年放鞭炮。日本姑娘们默默加快脚步,有个队员不小心踩到矿泉水瓶,刺耳的摩擦声惊飞了窗外的麻雀。这些小生灵扑棱着翅膀冲向夜空,而属于日本女篮的黎明,还得在漫长的黑暗中等待破晓。
本新闻严格遵守新闻职业道德,倡导积极价值观念。如有内容争议,欢迎监督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