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东高铁网络升级,鲁西多条新线路仍未启动

123     2025-07-11 18:04:35

高铁在咱们国家发展了好多年,成绩大家都看得见。现在,高铁网络覆盖越来越广,越来越多的老百姓能在家门口坐上高铁出发。大家也心里有点小抱怨:不同地方的高铁密度差别挺大。有的地方线路密集,像织了一张大网;有的地方高铁网就稀松,甚至被称作“高铁洼地”。越是那些高铁网发达的地区,越积极规划新线路;反倒是高铁洼地,虽然有规划,但真正落实的少得可怜。

拿最新的例子来说,胶东半岛是山东高铁网最发达的地方之一,最近又在规划新线路。相比之下,鲁西这块大区域,许多新高铁线路都静悄悄的,没有动静。

说说胶东半岛,这里经济发展特别快,有青岛、烟台两个经济体量破万亿的大城市。正因为这样,山东在规划高铁时,除了给省会济南优先扶持,也非常重视胶东半岛的高铁建设。现在,胶东半岛的高铁线像蜘蛛网一样纵横交错,内部还形成了个高铁环线,密度在全国都是数一数二的。

即便是这样的强区,这会儿又冒出一条新线——青平莱城际铁路。有消息说,这条线路时速至少250公里,标准完全算得上高铁。烟台方面最近提出来,打算把它列入“十五五”规划,目前还在做各种论证。青岛这边也不示弱,过去几年多次表态想加快这条线路的进度,显然两市合作的气氛很热烈。

青岛和烟台是两座强劲的经济城市,有能力也有必要建设更多优质的交通设施。更重要的是,青平莱城际铁路是连接渤海海峡南岸的一条重要跨海通道之一,这种战略地位让它的建设更加迫切。

反过头看鲁西地区,这地方虽然面积大,但高铁建设就落后多了。现有的日兰高铁、济郑高铁勉强覆盖到了菏泽、济宁和聊城这些城市,还有一条南北走向的雄商高铁穿过鲁西。这些线路多数是近几年才开始建设,雄商高铁还要等到明年才能通车。

与胶东半岛比起来,鲁西的高铁线确实稀疏得多,所以才被本地人戏称为高铁洼地。

鲁西的高铁规划不少,像济济高铁、聊邯长高铁、徐菏高铁,都在计划之中。考虑到鲁西地处山东、江苏、河南、河北、安徽多个省交界,发展高铁不仅是为了提升鲁西经济,也是山东对外开放的重要支撑。

可惜的是,这些规划最近几年都没什么动静,像是“石沉大海”,看不到一点进展。这状况一旦持续下去,恐怕鲁西和胶东半岛在高铁密度上的差距会越来越大。

这背后其实有市场经济的影响:经济越发达的地区,对高铁的需求越旺,实力也越强,资金和资源都往那儿集中。高铁不是随随便便能盖的,得中央、省和地市三级甚至县一级共同出钱。有些地方甚至要求县里掏腰包。

在山东,国家对部分高铁线路的补贴越来越少,甚至有些地方完全靠地方自己掏钱。实力强、经济好的地方能快速推进新线路;实力普通甚至偏弱的地方只能慢慢等,没办法。

就像盖楼,先是基础打得牢,成本足,楼才能盖得又高又稳。没钱没资源,只能望楼兴叹。

来说,咱们山东的高铁差异很明显,胶东半岛像是城市间高速公路,大马路宽敞平坦;而鲁西这边更像乡间小路,窄又曲折。希望未来,更多资源能够倾斜,让“高铁洼地”也能变成“高铁高地”,让大家都能坐上快又便利的列车。